拍人比较好看的相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全画幅传感器能保留更多面部细节
为什么专业人像摄影师总爱用全画幅相机?这就像用大碗盛汤和用小碟装汤的区别,当索尼A7IV的35mm传感器遇到逆光时,模特的发丝边缘能呈现出奶油般化开的虚化,而残幅相机拍同样场景时,背景虚化总像被剪刀裁过,实测在咖啡馆拍摄时,全画幅在ISO1600下仍能保持睫毛根根分明,而M43系统拍到ISO800就开始出现油画般的涂抹感。
大光圈镜头是制造氛围的魔术师
85mm f/1.4这样的镜头究竟有什么魔力?想象用吸管看世界和用望远镜看世界的差异,在上海外滩拍夜景人像时,适马85mm Art镜头能把霓虹灯变成流动的光斑,而套机镜头拍出来像是贴在背景板上的剪纸,特别提醒:当光圈开到f/1.2时,要注意模特的鼻尖和眼睛可能不在同一焦平面,这时候收两档光圈反而更保险。
翻转屏让低角度拍摄不再狼狈
那些贴着地面拍的杂志大片是怎么完成的?以前摄影师要像青蛙一样趴着取景,现在像佳能R5的侧翻屏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上周在油菜花田拍摄时,把相机举过头顶俯拍,通过翻转屏能看到模特的草帽与花海的构图关系,不过要注意阳光直射屏幕时会降低可视度,这时候带块黑布遮挡反而比调高亮度更管用。
肤色算法决定直出效果
为什么有些相机拍亚洲人总像蒙着层青灰色?这就像不同手机的美颜APP会自带地域特色,富士的Classic Neg.胶片模拟在傍晚拍暖黄肤色是一绝,而奥林巴斯的"白皙模式"容易让脸颊失去血色,实测在树荫下拍摄时,尼康的曝光策略会优先保住高光,而松下则倾向提亮阴影,这时候手动加0.7EV曝光补偿往往有奇效。
眼控对焦比人眼还可靠
拍奔跑的孩子总虚焦怎么办?佳能的EOS R6 II就像装了猎人般的追踪本能,上周在儿童乐园测试时,就算孩子从滑梯俯冲下来,对焦框仍能死死咬住虹膜,不过要注意当人物侧脸超过45度时,系统可能改追睫毛而不是瞳孔,这时候改用单点对焦反而更精准,索尼新机的动物眼识别甚至能区分开哈士奇的蓝色虹膜和白色毛发。


 Snow雪花飘
 Snow雪花飘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