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照片要注意的细节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光线决定照片的质感
很多人举起手机就拍,结果发现人脸黑得像锅底,或者背景亮得刺眼,这就像炒菜不放盐——再好的食材也白搭,侧光拍摄人像时,试着让人物稍微转向光源,你会发现面部轮廓突然立体起来,遇到正午强光怎么办?找个树荫或让模特背对太阳,用反光板补光,效果比直接开闪光灯自然十倍。
构图要避开视觉陷阱
为什么同样的景点,别人拍出来像明信片,你的却像随手拍?问题可能出在构图上,记住三分法则:把画面横竖各分三等份,关键元素放在交叉点上,拍风景时,让地平线对齐上1/3或下1/3线,别卡在正中间,遇到杂乱的背景怎么办?蹲下来用天空当背景,或者靠近主体虚化背景,这招比后期修图省事多了。
对焦失误等于白忙活
见过拍美食结果筷子尖清晰、主菜模糊的照片吗?这就是自动对焦的"聪明反被聪明误",点击屏幕对焦后,先别急着按快门,放大检查焦点是否落在想要的位置,拍运动物体时,试试长按屏幕锁定对焦,或者改用连续对焦模式,再贵的相机也读不懂你的心思,得手动告诉它该盯住哪里。
快门速度藏着玄机
拍孩子总糊成一片?可能快门速度没跟上动作,1/125秒能定格散步,但拍奔跑至少要1/500秒,有个土办法:快门分母要大于焦距数值,比如用200mm镜头,速度别低于1/200秒,夜晚拍摄也别死磕慢门,提高ISO到1600-3200,虽然会有点噪点,但总比拍出虚影强。
后期不是万能橡皮擦
有人以为拍废了还能靠修图拯救,这就像指望炒糊的菜回锅能变美味,过曝的高光、死黑的阴影,后期也拉不回来,拍摄时宁欠勿曝,特别是用手机——亮部细节丢了就真没了,简单调整曝光补偿就能避免悲剧,记住白加黑减原则:拍雪景加1档,拍夜景减1档。


 SnowflakeWonder
 SnowflakeWonder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