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摄影专业能打好基础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很多人以为职高课程浅显,但摄影专业的第一课往往从暗房冲洗开始,老师会让学生用老式机械相机拍完一卷胶片,在红灯下亲手显影——这个过程就像学游泳必须先呛水,数码时代反而需要这种"笨办法"来理解光圈、快门与感光的关系,曾有学生抱怨拍废了二十张底片才换来一张清晰人像,但后来他拍活动跟焦时,手指能本能地调整参数,这就是肌肉记忆的力量。
设备限制会影响学习效果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职高实训室的设备可能只有几台尼康D3500,但这恰恰训练了"带着镣铐跳舞"的能力,比如用入门级相机拍夜景,学生会发现三脚架比相机型号更重要;用18-55mm套头拍人像,反而逼着他们研究构图裁切,去年有个学生用手机拍出了市级摄影展获奖作品,他总结:"就像用菜刀也能雕花,关键是怎么观察光线在模特颧骨上的转折。"
课程安排是否符合实际需求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周三下午的电商产品摄影课最能说明问题,老师会搬来义乌小商品市场的样品,要求用最便宜的LED灯拍出高级感,有组学生用A4纸当反光板,把9.9元的数据线拍出了苹果官网效果——这种训练比理论课更有杀伤力,但也存在矛盾:学校教布光用三盏灯的标准流程,而现实中的婚礼跟拍可能连电源插座都找不到。
毕业出路是否被行业认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本地影楼更爱招职高生而非大学生,因为他们从大二就开始给婚纱店修片打工,有个典型案例:学生小陈在实习时发现,顾客要的不是艺术大片,而是能把双下巴修自然,这行当就像开面馆,技术是面粉,审美是调料,但最后得按顾客口味煮,不过也有瓶颈,想进时尚杂志的毕业生,往往要再啃半年国际摄影史。
摄影比赛能检验学习成果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学校组织的主题比赛常暴露有趣现象,去年"校园一角"的获奖作品,是把垃圾桶拍成了抽象雕塑,评委老师说:"你们总想找完美风景,却看不见脚边的光影戏剧。"这种训练像教品酒师先尝自来水,培养的是发现美的神经,但矛盾在于,商业摄影要的是稳妥的甜,而比赛鼓励冒险的辣。


 Joy欢乐颂
 Joy欢乐颂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