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基本功需要多久才能掌握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就像学骑自行车要先保持平衡一样,摄影的基础操作其实三个月就能上手,但很多人卡在"会按快门≠会拍照"的矛盾里——上周有个学员用A档拍演唱会,结果全场照片过曝,因为他没搞懂测光模式和白平衡的关系,建议从光圈、快门、ISO的"曝光三角"开始死磕,每天拍100张不同光线下的静物,两个月后你会发现自己能预判相机反应了。
审美培养比技术更难量化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见过太多人技术参数倒背如流,拍出来的构图却像超市促销海报,去年指导过一位退休教师,她花了半年时间每天分析1张大师作品,后来在菜市场拍的西红柿特写居然有了爱德华·韦斯顿的影子,这个过程就像品茶,刚开始只能喝出苦和甜,半年后才能分辨出岩韵和花香,建议每周做两次"视觉笔记",用手机拍下吸引你的画面并写下原因。
专业领域需要针对性突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有个开网店的朋友问我:"为什么拍美食总像外卖实拍图?"后来发现他一直在用风光摄影的广角镜头,不同题材就像不同运动项目,拍体育需要追踪对焦技术,拍人像要懂布光逻辑,去年帮一个宠物摄影师调整方案,专门用三个月主攻"动态追焦+高速连拍",现在他拍的柯基跳泥坑照片能卖到800元一张,选定方向后,集中攻克相关技术最有效率。
持续创作才能避免技术退化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相机搁置三个月,手感就像放了气的轮胎,认识个婚礼摄影师疫情期间转行,两年后重操旧业时连闪光灯引闪器都装反了,保持手感有个土办法:我让学员在厨房用酱油瓶当模特,每周完成"逆光/侧光/顶光"三组拍摄,最近有个学生用这个办法,半年后给餐馆拍菜单,老板当场加价30%,摄影像游泳,一旦学会不会忘记,但水感需要持续练习。
设备熟练度影响学习曲线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新手常陷入"换设备还是练技术"的纠结,去年有个大学生用2000元的二手单反,拍出了比同学全画幅更棒的毕业照——因为他把50mm定焦镜头每个光圈值都试了二十遍,就像给你法拉利也未必能跑赢F1,建议新手先摸透现有设备的所有功能,有个测试方法:蒙住相机屏幕拍十张,如果能准确预测成像效果,说明真正掌握了你的工具。


 Ocean海洋深
 Ocean海洋深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