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拍摄需要调整曝光补偿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当人物站在窗前或逆光环境下,相机的自动测光常会把人脸拍成黑影,这时别急着抱怨设备,试试拨动曝光补偿按钮——就像给咖啡加糖,往+1到+2档方向推,画面立刻会亮起来,但要注意背景可能过曝,就像煮汤时火候太大容易烧干,需要观察直方图右端是否溢出,建议先试拍两张,对比效果再微调。
点测光能精准锁定面部亮度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相机默认的全局测光模式像撒网捕鱼,容易受强光干扰,切换到点测光(约取景框3%区域),对准人物脸颊半按快门,相当于给相机划重点:"这里要看清细节",户外拍摄时,我常让模特抬手挡住阳光,先用点测光锁定面部参数,再构图拍摄,这个方法类似用遮阳伞局部挡光,既保住了背景层次,又让皮肤质感更细腻。
反光板是天然补光神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专业摄影师包里总塞着折叠反光板不是没有道理,银色面能在树荫下补出眼神光,金色面则像给夕阳加了个放大器,去年拍婚礼时,新人站在教堂彩窗下,我用60cm圆形反光板斜向上45°补光,效果比机顶闪光灯更柔和,没有专业工具也别慌,白床单、泡沫板甚至A4纸都能临时充当反光物,关键要控制反射角度。
RAW格式给后期留足空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见过太多人抱怨背光照片救不回来,一问全是JPG直出,RAW格式就像生鲜食材,能保留更多明暗细节,上周帮朋友修图,她逆光拍的猫咪原片黑成一团,但RAW文件里藏着绒毛层次的"密码",用Lightroom把阴影滑块推到80,高光压到-30,配合渐变滤镜局部提亮,废片瞬间变成光影大片,前期调参数是炒菜火候,后期修RAW才是回锅调味。
手动模式突破自动限制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当自动模式怎么调都别扭时,不妨试试全手动,先把ISO固定在100-400减少噪点,像给相机戴了降噪耳机;然后对着背景亮部区域设定快门速度,再开大光圈到f/2.8左右——这相当于先固定舞台灯光强度,再给主角单独打追光,黄昏拍剪影那次,我故意让人物欠曝2档,反而拍出了发丝边缘的金色轮廓,这种效果自动模式永远给不了。


 OceanWaveDream
 OceanWaveDream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