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师和摄像师的基础成本差异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拍照片的师傅和拍视频的师傅,从根子上就不是一个工种,照片是咔嚓一下定格瞬间,视频得扛着机器追着新人跑一整天,器材上就看得出门道——高端单反配齐大三元镜头五六万顶天了,可摄像师用的电影机随便加个定焦头就得小十万,更别说稳定器、滑轨、录音设备这些零碎,活像搬家公司的货车,每样都得单独算钱。
后期制作的工序复杂度对比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您以为拍完就完事了?照片调个色修个脸,熟练工两三天能交差,视频可像炖老火汤——光是剪辑就得熬通宵,新人敬茶的动作得接上父母抹泪的特写,背景音乐要卡准节奏,调色还得保证每帧颜色统一,遇到过最较真的客户,因为伴娘裙摆飘动不自然,愣是让摄像师返工了七遍。
人力配置的隐形开销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婚礼跟拍常见单枪匹马,但摄像往往得组队作战,去年国庆档跟过一场豪门婚宴,光摄像就分了三个机位:主机位拍全景,副机位抓特写,还有个游机专拍宾客反应,这阵仗活像手术室里的医疗团队,主刀医师带着麻醉师护士各司其职,按人头算工时费,最后账单比摄影贵出将近一倍。
设备损耗的潜在成本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相机快门按个十万次才退休,摄像机可是娇贵得多,夏天户外拍外景,机器过热报警是常事;冬天电池掉电比手机还快,最肉疼的是存储卡——4K视频每分钟吃掉3个G,八小时跟拍得备足半打卡,见过新手摄像师忘带备用卡,最后只能删彩排视频腾空间,被新人扣了20%尾款。
客户要求的溢价空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现在新人要的不只是记录,都在比谁的婚礼能拍出电影感,有对新人非要还原《爱乐之城》天台跳舞的长镜头,摄像组不得不租来重型稳定器,光设备租金就抵得上半天人工费,反观摄影师,再刁钻的要求无非是"把婚纱P成淡紫色",这种活在键盘上就能搞定。


 沉醉清风怀抱
 沉醉清风怀抱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