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手机摄影

相机拍摄技巧教程,10个必学的相机拍摄技巧,从入门到精通

相机拍摄技巧教程掌握光圈与景深的配合关系为什么同样的场景,别人拍的照片主体突出而背景虚化,你的却像手机随手拍?关键在于光圈值的选择,将模式转盘调到Av/A档,把…

相机拍摄技巧教程

相机拍摄技巧教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掌握光圈与景深的配合关系

为什么同样的场景,别人拍的照片主体突出而背景虚化,你的却像手机随手拍?关键在于光圈值的选择,将模式转盘调到Av/A档,把f/4以下的小数字称为"大光圈",它能像聚光灯一样让观众视线聚焦在主体,拍摄人像时,尝试让模特与背景保持3米以上距离,用f/1.8光圈对准眼睛对焦,你会发现杂乱的公园栏杆瞬间化作奶油色光斑,但要注意,拍摄集体照时若用f/1.4,后排人的脸可能会像被高斯模糊处理过——这时需要收缩到f/8以上,就像教室里的老师需要看清所有学生那样。

快门速度是时间的雕刻刀

拍摄奔跑的宠物时,你是否总得到一团模糊的毛球?把快门速度想象成眨眼的瞬间:1/1000秒如同瞬间定格,能凝固飞鸟展开的羽毛;而1/30秒则会记录下手臂挥动的轨迹,傍晚拍车流时,三脚架配合2秒慢门,能让红色尾灯拉出丝绸般的线条,有个反常识的技巧:拍摄雨滴不是越快越好,用1/250秒快门反而会让雨丝消失,降到1/60秒才能呈现"银针落玉盘"的效果,下次遇到运动场景,先问自己:要冻结瞬间,还是展现动态?

白平衡不该是事后补救的创可贴

很多人在咖啡厅拍的食物总泛着惨蓝色,事后狂拉色温滑块,其实相机里的"自定义白平衡"功能就像味觉校准——对着餐巾纸拍张参考照,相当于告诉相机:"这才是白色",阴天拍摄时,把K值调到6500K左右,能还原皮肤真实的暖调;而在荧光灯下拍珠宝,手动设置4000K可以避免翡翠变成塑料绿,RAW格式虽然能后期调整,但正确的白平衡就像煮饭时控制火候,事后加水永远不如一次到位。

构图需要打破视觉惯性

总把人物放在正中间?试试看把地平线压到画面1/3处,给天空留出呼吸空间,拍摄建筑时,有意识地将柱子或窗框作为引导线,它们就像高速公路的护栏,能把观众视线引向远处的钟楼,遇到杂乱的菜市场,蹲下来用广角镜头仰拍,让橙子堆形成色彩漩涡,这个视角转换就像突然蹲下看世界的孩子,下次拍摄前,不妨围着主体转三圈,你会发现某个角度下的阴影恰好构成了天然画框——好构图往往藏在惯性思维之外。

本文源于网友整理,不代表爱摄像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若作品存在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