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怎么调整曝光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光圈大小直接影响进光量
很多人刚接触摄影时,总纳闷为什么拍出来的照片要么太亮要么太暗,其实关键在于光圈——这个控制光线进入相机的"阀门",比如在阴天拍摄人像,如果光圈开得太小(如f/8),画面容易显得沉闷;但若开到f/2.8,不仅主体更亮,背景虚化效果也会更突出,不过要注意,大光圈在正午阳光下可能导致过曝,此时就需要配合其他参数调整。
快门速度决定光线捕捉时间
想象用漏勺接水——快门就像控制漏水时间的开关,拍摄奔跑的宠物时,1/500秒以上的高速快门能凝固动作,但进光量会减少;若改用1/60秒,虽然能获得更多光线,但画面可能模糊,有次在黄昏拍街景,我发现将快门降到1/30秒后,路灯的光晕形成了漂亮的拖影,但必须用三脚架防止手抖,这就是为什么常说"快门是时间的画笔"。
ISO感光度如同信号放大器
当光圈和快门调整到极限仍曝光不足时,ISO就成了救星,但提高ISO就像给收音机增强信号——虽然声音大了,杂音也会变多,在酒吧拍摄现场演出时,我发现ISO1600虽然让画面变亮,但出现了明显噪点;后来改用外接闪光灯配合ISO400,画质立刻干净许多,ISO永远不是优先调整项,而是最后的补救手段。
曝光补偿能快速修正测光误差
相机的测光系统有时会被大面积白色或黑色欺骗,比如拍雪景时,相机会误判为过亮而自动压暗画面,导致白雪变灰,这时就需要手动增加1-2档曝光补偿,有次在逆光拍摄剪影,自动曝光让主体太亮失去了轮廓感,通过减曝1.5档才得到理想效果,这个功能就像给智能相机"纠偏",特别适合需要快速调整的场景。
直方图是曝光的客观裁判
眼睛容易被环境光欺骗,但直方图从不说谎,它像心电图一样显示画面明暗分布,左侧代表暗部,右侧代表亮部,有次在展览馆拍展品,肉眼看着曝光正常,直方图却显示高光溢出,调整后才发现展柜玻璃的反光被忽略了,养成拍摄后查看直方图的习惯,能避免很多后期无法挽回的曝光失误。


 Love爱之韵
 Love爱之韵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