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是按下快门那么简单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很多人举起相机时,想的只是"把眼前画面框住",但当你发现同一场景别人拍得更生动,就会意识到问题:快门谁都会按,但镜头后的眼睛决定了画面的灵魂,比如拍摄夕阳,新手可能直接对准太阳,而有经验的摄影者会寻找前景的芦苇丛作为剪影,用明暗对比讲出光阴的故事。
相机参数像炒菜的盐该放多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总有人问"光圈该用f/2.8还是f/8",这就像问厨师"这锅汤该放几克盐",实际拍摄中,参数从来不是固定答案,拍街头速写时,我常故意用高ISO保留噪点,让画面有粗粝的生活感;而拍珠宝静物时,哪怕牺牲快门速度也要用最低ISO保证丝滑质感,参数是工具,不是枷锁。
为什么专业摄影师总在奇怪角度趴着?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有次在公园看见大叔整个人趴在地上拍花,路人偷笑,但成片出来就明白了——他让蒲公英从地面仰拍,逆光中绒毛像悬浮的水晶,摄影本质是视角的博弈,平视角度谁都能拍,而蹲下、爬高、贴墙这些"不体面"的动作,往往能撕开肉眼惯性的伪装。
后期修图算不算作弊?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个问题就像问画家"调色盘是不是作弊",暗房时代的大师们早就用遮挡、叠印等手法调整画面,去年拍古镇晨雾,原片灰蒙蒙的,通过分区调整才还原了肉眼看到的层次,关键不在于是否后期,而在于你是用软件撒谎,还是帮照片说出它本该说的话。
好照片到底在拍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见过有人用万元设备拍出空洞的糖水片,也见过手机拍的菜市场照片让人眼眶发热,技术参数、器材贵贱都是外壳,剥开这些,内核永远是"你为何要拍这个瞬间",就像上周拍的卖糖葫芦老人,真正动人的不是冰糖反光,是他手上皱纹与竹签摩擦的声响。


 JasmineBreeze
 JasmineBreeze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