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婚礼如何选择合适的光线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希腊圣托里尼的悬崖教堂拍婚纱时,下午四点的斜射光会把白墙染成蜜糖色——但千万别被这"黄金时刻"骗了,新人的侧脸轮廓需要45度角的柔光,这时我会让他们背对太阳,用反光板把光线"折叠"到面部,遇到过固执的新郎非要正午拍摄,结果眼窝阴影深得像被揍了两拳,最后只能靠后期抢救,海外光线比国内强烈得多,树荫下常会出现难看的斑点光,这时不如干脆走进阳光里。
怎样处理异国场景与婚纱的冲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京都寺庙前拍婚纱时,朱红色鸟居和纯白婚纱简直是天生的死对头,有次新娘坚持要穿拖尾三米的婚纱,结果每走两步就被石灯笼勾住,后来我们改用前短后长的改良款,露出脚踝的蕾丝边反而和木屐很配,遇到色彩浓烈的场景,不妨让婚纱"退居二线":在摩洛哥的蓝色小巷里,我让新娘换上香槟金礼服,画面立刻和谐得像从墙上长出来的。
突发天气该怎么化险为夷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冰岛的暴雨来得比新娘换妆还快,有次我们刚架好设备就被浇透,但后来发现,暴雨后的黑沙滩会泛起镜面般的水光,比晴天更有戏剧感,现在我的器材箱常备透明伞和防水鞋套,在苏格兰高地拍摄时,突然的雾气反而是天然柔光箱,关键是要提前查好云图走势——上次在托斯卡纳,我们抢在暴雨前二十分钟拍完了所有葡萄园镜头。
如何调动语言不通的新人情绪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布拉格广场遇到不会英语的捷克新人,我说"想象你们在偷吃全世界最后一块提拉米苏"时,翻译直接笑场了,后来发现肢体语言比翻译软件管用:让新郎用拇指擦掉新娘嘴角虚构的奶油,这个动作在任何文化里都通用,有对日本夫妇全程拘谨,直到我模仿柴犬歪头的动作才笑出来,海外拍摄最怕"假笑检测员"式的指挥,不如让新人玩当地特色道具——比如威尼斯的面具或荷兰的木鞋。
跨国器材运输有哪些隐藏陷阱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巴厘岛海关被开箱检查三脚架时,我才知道某些国家把碳纤维管列为"可疑物品",现在我会把闪光灯电池拆开包装,贴满标签写明"婚礼专用",最坑的是欧洲某些古堡禁止使用带马达的云台,有同行被迫用手机拍完了整个城堡婚礼,建议提前准备当地电源转换插头集合包,上次在突尼斯,我买的万能插头根本卡不住当地的圆孔插座。


 ButterflyWingFantasy
 ButterflyWingFantasy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