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机的价格跨度为什么这么大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走进器材店,你会发现摄影机从几百块到几十万不等,差价能买辆豪车,这就像买菜刀,超市里十块钱的能切肉,米其林厨师却愿意花几千块定制——关键在"用谁的手做什么事",拍家庭聚会,手机画质都够用;但要是想拍院线电影,RED或ARRI的机器才能扛住4K RAW格式的碾压式数据量,去年帮朋友拍婚礼,租了台两万多的索尼A7S III,夜间拍摄时高感表现把五千块的入门机秒成渣,这时候才懂"贵有贵的道理"。
新手该买二手还是全新摄影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个问题好比问"第一辆车该买新车还是二手车",我见过太多人冲动下单新机,结果吃灰半年折价转卖,建议先摸清自己的使用频率:如果只是周末拍着玩,九成新的二手佳能5D Mark IV比同价位入门新机更划算,但要注意快门数,就像二手车看里程表,超过5万次的CMOS可能已经老化,去年收了个快门才3000次的二手BMPCC 6K,卖家因为转行急出,省了四千多,现在它成了我的主力机。
为什么专业摄影机比单反贵十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别看它们长得像近亲,内里完全是不同物种,拿拍纪录片常用的C300 Mark III来说,它的双增益成像传感器能同时保留高光和阴影细节,这功能在逆光采访时就救命——普通单反要么亮部过曝要么暗处死黑,还有散热设计,去年夏天拍马拉松,朋友的入门单反半小时就过热罢工,而挂着遮光斗的FX6连续录制四小时都没报警,这些看不见的工程细节,就像跑车发动机和家用车的区别。
配件开销怎么悄悄超过主机价格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买摄影机只是个开始,就像买房后才发现装修更烧钱,我的第一台GH5裸机八千,结果斯莫格套件、阿莱灯、罗德麦克风林林总总花了小两万,最坑的是存储卡,拍4K 60帧必须用V90规格的卡,256G就要一千多,比主机还费钱,有次外拍忘带备用卡,只能现场删素材,这种痛只有经历过才懂,建议新手留出主机价格30%的配件预算,别学我当初天真的以为"有机身就够了"。
手机摄影能否替代专业设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个问题就像问"外卖能替代米其林"——看你要吃饱还是吃体验,去年用iPhone 14 Pro给品牌拍过短视频,电影模式虚化效果确实惊艳,但放大看边缘总有算法穿帮,而用FX3拍同场景时,物理浅景深带来的过渡层次,就像真花和塑料花的区别,不过拍抖音快剪时,手机即拍即剪的效率反而碾压笨重设备,关键要明白:工具是为创意服务的,见过用手机拍广告的导演,也见过扛电影机拍废片的菜鸟。


 时光留下痕迹
 时光留下痕迹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