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照的时候曝光是什么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曝光是相机记录光线的过程
想象你正在用铅笔素描,光线就像落在纸上的石墨痕迹——太用力会涂黑,太轻则看不清,曝光就是相机"画"下光线的过程,由光圈、快门、ISO三个参数共同控制,比如在逆光拍人像时,如果只依赖自动模式,人脸常会黑得像剪影,这时需要手动增加曝光补偿,相当于给素描的暗部补几笔线条。
过曝会让照片丢失细节
去年在雪山拍摄时,我对着晴空下的雪地直接按下快门,结果成片白茫茫一片——这就是典型的过曝,相机误以为雪地是18%灰(相机测光的基准),自动压暗了曝光,实际上白雪反光强烈,需要+1.5档曝光补偿才能还原真实亮度,就像煮牛奶时火候过大,不仅会溢锅,乳脂的细腻口感也消失了。
欠曝可能毁掉暗部层次
新手常犯的错误是在夜景拍摄时过度担心噪点,把ISO压到最低,有次我在古镇拍灯笼,ISO100配合f/8光圈,结果屋檐下的雕花完全糊成黑影,后来发现,适当提高ISO到800,虽然会引入噪点,但能保留暗部砖瓦的纹理,后期再降噪反而更高效,这就像熬汤时火候不足,食材的鲜味根本煮不出来。
正确曝光需要权衡取舍
拍摄晨雾中的树林时,我遇到过两难选择:想要保留薄雾的朦胧感,但树梢高光已经预警过曝,最终采用"向右曝光"技巧——让直方图尽量靠右但不溢出,后期再压暗亮部,这种操作类似炒菜时的火候把控,既要让食材断生,又不能烧焦表面,关键要理解相机的动态范围限制,高光细节一旦丢失,后期也救不回来。
学会看直方图比依赖屏幕更可靠
相机显示屏在阳光下经常误判,有次海边拍摄,回看时觉得画面完美,回家才发现云层全部过曝,现在我会同时观察直方图波形,确保最亮部不贴右墙,最暗部不靠左墙,就像烘焙时不能只看表面颜色,还得用牙签测试内部是否熟透,养成这个习惯后,废片率显著下降。


 心湖泛起涟漪
 心湖泛起涟漪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