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手机摄影

摄影要素是什么,摄影的五大核心要素解析

光线决定了画面的生命力为什么同一场景早晨拍出来像油画,中午却像证件照?关键在于光线的质感,侧光能雕刻物体的立体感,比如拍摄老茶馆的木质桌椅时,斜射的阳光会让纹理…

光线决定了画面的生命力

光线决定了画面的生命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同一场景早晨拍出来像油画,中午却像证件照?关键在于光线的质感,侧光能雕刻物体的立体感,比如拍摄老茶馆的木质桌椅时,斜射的阳光会让纹理像浮雕般跳动;而正午的顶光在拍人像时,会在眼窝投下难看的阴影——这时候不妨让模特抬头接住光线,或者干脆躲进树荫里,阴天时的漫反射光是新手最好的朋友,它像一层柔光布,能让生硬的线条变得温和。

构图是视觉的语法规则

构图是视觉的语法规则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当照片让人感觉"哪里不对劲",往往是构图出了问题,三分法不是铁律但很好用:拍海岸线时,把地平线放在上1/3处,留出更多海浪的细节;而故意把落日放在正中央,反而能营造仪式感,对角线构图适合拍延伸的街道,让消防梯的线条像琴弦一样贯穿画面,前景不是摆设——拍雪山时带上一簇野花,立刻多了层次感。

快门速度冻结或模糊时间

快门速度冻结或模糊时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用1/1000秒拍飞溅的水珠像玻璃雕塑,1/15秒拍瀑布却成了丝绸?这就是快门的魔法,拍孩子踢足球时,低于1/500秒会让画面糊成抽象画;但拍摄车流时,三脚架配合2秒长曝光,红色尾灯就变成了熔岩般的河流,有个反常识的技巧:手持拍摄夜景时,试试把快门调到焦距的倒数(比如50mm镜头用1/50秒),比盲目用慢门更不容易虚。

色彩是情绪的翻译器

色彩是情绪的翻译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冷色调的雨天照片让人想披毯子,暖色调的咖啡馆照片却像飘出咖啡香?色温2700K的灯泡和6000K的阴天,天生带着不同的情绪,拍复古街道时,故意保留橘色路灯的偏色,比强行校正白平衡更有味道,对比色运用要小心——红绿搭配像圣诞装饰,但降低饱和度就成了高级感,阴天的蓝色调不是缺陷,拍钢铁建筑时它能强化冷峻气质。

对焦是引导视线的指挥棒

对焦是引导视线的指挥棒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有些照片让人不自觉盯住某个点?秘密在焦点选择上,拍花丛中的蜜蜂,用单点对焦锁定复眼,虚化的花瓣就成了彩色烟雾;而集体照时用F8小光圈,才能保证后排的人不和前排一样糊成影子,手动对焦不是老古董——拍摄玻璃橱窗时,自动对焦常会固执地对准反光,这时手动拧对焦环反而更快,对焦在眼睛还是嘴唇?选错了可能把美人拍成恐怖片。

本文源于网友整理,不代表爱摄像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若作品存在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