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手机摄影

摄影图片风景人像,摄影技巧,如何拍出绝美的风景与人像作品

如何用长焦镜头压缩风景空间感当新手用广角拍山景总显得杂乱时,不妨试试70-200mm镜头,去年在黄山拍摄,我特意退到300米外用200mm端对准莲花峰,奇迹发生…

如何用长焦镜头压缩风景空间感

如何用长焦镜头压缩风景空间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当新手用广角拍山景总显得杂乱时,不妨试试70-200mm镜头,去年在黄山拍摄,我特意退到300米外用200mm端对准莲花峰,奇迹发生了——原本分散的山峦突然像被磁铁吸到一起,云雾在压缩的透视中形成层次分明的"千层糕",这种技法特别适合表现山脉的肌理,但要注意快门速度必须比安全快门再提高1档,否则远处热空气的抖动会让画面像隔着一层毛玻璃。

逆光人像怎样避免脸部死黑

逆光人像怎样避免脸部死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很多人在夕阳下拍剪影总不甘心,其实只要一块反光板就能破局,上周给模特在洱海拍摄时,我把银色反光板放在腰部高度斜向上45°,阳光经反射后会在下颌处形成自然的三角光,关键要控制反射强度——距离模特3米时反射光最柔和,太近会像探照灯般生硬,如果没带反光板,把相机设为点测光对准脸部最亮处,再减1/3档曝光,背景的晚霞依然能保留细节。

阴天拍摄如何挽救灰蒙蒙的天空

阴天拍摄如何挽救灰蒙蒙的天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遇到铅灰色天空别急着收相机,去年在婺源油菜花田我就吃过这个亏,后来发现用偏振镜旋转到天空呈现最深蓝色时,云层会突然有了雕塑感,更狠的招数是后期:在ACR里把高光压到-80,白色滑块提到+30,这样处理后的阴天照片反而有种水墨画的意境,记住拍摄时要给天空留出1/3画面,否则裁切后就像被砍了头的油画。

为什么说摆拍的人像不如偷拍的生动

为什么说摆拍的人像不如偷拍的生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去年在平遥古城给游客拍照时深有体会,当模特第5次重复"回眸一笑"的动作后,嘴角已经开始抽搐,后来我改用"钓鱼法":让模特沿着城墙自然行走,用连拍抓取发丝被风吹起的瞬间,最出彩的一张是她突然被巷子里窜出的橘猫吓到的表情,那种瞳孔微张的惊喜感,比任何摆拍的"标准笑"都鲜活,秘诀在于把快门设为1/500秒以上,并且提前锁定对焦在行走路线上。

晨雾拍摄怎样避免画面像兑水牛奶

晨雾拍摄怎样避免画面像兑水牛奶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很多人拍晨雾总得到白茫茫一片,问题出在测光模式,上个月在漓江拍摄时,我发现评价测光会让雾气吞噬所有细节,改用中央重点测光对准雾中若隐若现的渔夫,再手动加1.5档曝光补偿,画面顿时有了空气透视感,关键要寻找雾气的"画框"——比如用前景的芦苇做剪影,中景的竹筏做引导线,否则画面会像打翻的豆浆般糊成一片,记得关闭机内降噪功能,那些细小的噪点反而能增强颗粒质感。

本文源于网友整理,不代表爱摄像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若作品存在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