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摄影流程注意事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提前勘察场地避免翻车
婚礼现场的光线和布局往往决定成片质量,许多摄影师到了现场才发现宴会厅只有顶光,新人脸上全是阴影,或者仪式区背景杂乱,建议提前1-2周实地考察,用手机测试不同时段的自然光变化,如果是暗场婚礼,要确认酒店是否允许使用闪光灯,曾经有同行遇到水晶吊灯反光严重的情况,最后改用长焦镜头从侧面拍摄才解决,场地就像炒菜的锅——不提前热锅,再好的食材也会粘底。
流程时间表必须精确到分钟
"大概10点接亲"这种模糊安排会让拍摄陷入被动,要和新娘确认每个环节的精确时间:化妆师几点开始盘发?敬茶环节持续多久?仪式前是否有first look?去年秋天一场婚礼中,因为车队迟到,原本预留的30分钟外景拍摄被压缩到8分钟,后来我们养成习惯,在时间表里额外标注"缓冲时间",比如接亲后预留15分钟应对突发状况,毕竟婚礼不是摆拍,摄影师得像急诊科医生那样随时准备应对变数。
关键镜头清单要双重备份
即便经验丰富的摄影师,在混乱的婚礼现场也可能漏拍重要场景,除了常规的交换戒指、切蛋糕等环节,要特别注意那些转瞬即逝的细节:新娘父亲偷偷抹眼泪的侧脸、伴娘整理头纱的指尖特写,建议准备两份清单——手机里存电子版,口袋里塞张防水便签纸,有次我的设备突然死机,全靠纸质清单撑着拍完全程,这就好比登山时的备用绳索,平时觉得累赘,关键时刻能救命。
突发状况要有B计划
婚礼现场永远充满意外:暴雨打乱外景计划、婚纱突然开裂、熊孩子撞翻三脚架,我们团队常备应急包,里面除了常规的备用电池、存储卡,还有针线包、去渍笔甚至迷你补光灯,上个月遇到新人迎宾时停电,立即改用LED灯棒打逆光,反而拍出了电影感的剪影效果,处理突发状况时,镇定比技术更重要——就像老司机爆胎后,第一反应不是骂街而是慢慢靠边停车。
宾客互动需要主动引导
很多新人抱怨婚礼照片里亲友都是低头玩手机的"僵尸状",这时候摄影师要化身导演,用具体指令调动情绪,不要说"大家笑一笑",而是说"新郎说伴郎的糗事,准备好抓拍你们爆笑的表情",遇到害羞的亲友,可以让他们互相整理领带或递酒杯,捕捉自然互动,有次我让新娘外婆用手比划孙女小时候的身高,老人笑着抹泪的瞬间成了全场最佳照片,好照片不是等来的,是设计出来的。


 FlowerFieldBliss
 FlowerFieldBliss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