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跟拍什么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跟拍是摄影师对动态主体的持续记录
很多人第一次听到"跟拍"会联想到狗仔队偷拍明星,其实专业摄影中,跟拍更像猎人追踪猎物,婚礼摄影师需要全程紧盯新人表情变化,体育记者必须用长焦镜头锁定运动员的每个动作,关键在于预判主体移动轨迹,就像打乒乓球要提前判断落点,笔者曾拍摄街头滑板少年,发现半按快门追焦时,如果突然有行人遮挡,相机会错误对焦到前景,这时需要快速切换手动对焦模式。
跟拍需要平衡快门速度与画面稳定性
新手常陷入两难:用高速快门容易拍糊,用慢门又怕主体模糊,这就像炒菜时火候控制,大火快炒能锁住水分,但容易焦糊,拍摄奔跑的宠物时,1/500秒快门配合连续自动对焦是基础,但遇到光线不足的室内,不得不把ISO调到1600以上,有次在黄昏拍儿童足球赛,笔者冒险将快门降到1/250秒,通过开启镜头防抖和连拍模式,最终在二十张里选出了三张清晰的照片。
跟拍构图要考虑动态留白空间
静态人像讲究居中构图,但跟拍时需要像下棋留后手,拍摄自行车手转弯时,如果在画面右侧预留30%空白,不仅能增强动感,还给后期裁剪留余地,这与钓鱼时放长线同理——鱼往左游,钓竿就要往右倾斜,笔者曾犯过错误:拍赛马时把马头顶在画面上缘,结果马蹄扬起时部分肢体被裁切,这种"顶天立地"的构图在动态拍摄中是大忌。
跟拍成败取决于设备与体能的配合
全画幅相机配70-200mm镜头虽是理想组合,但举着三公斤设备跑半小时,手臂就会像灌了铅,这就像登山运动员背着氧气瓶,器材越专业负担越重,拍摄马拉松时,笔者会带两台机身,广角挂脖子,长焦背肩上,有次遇到突发新闻,来不及换镜头,干脆用手机完成了30米外的跟拍,后来发现800万像素的原始素材,经过后期处理居然比部分单反拍的更自然,器材终究是工具,关键还是摄影师的观察力。
跟拍后期要修复动态产生的瑕疵
连拍模式产生的百张照片里,可能只有一张眼睛完全睁开,这就像淘金,要先用软件筛选出对焦准确的,再用修复画笔处理飘散的头发,运动产生的动态模糊有时能成为艺术效果,但主体关键部位必须清晰,处理演唱会跟拍时,笔者会单独建立曝光图层,把歌手的面部提亮,而让挥舞的手臂保持运动轨迹的虚化,这种选择性修图能让照片既有张力又不失细节。


 WindChimeMelody
 WindChimeMelody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