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真照通常由单反相机拍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影楼里咔嚓作响的黑色大块头,十有八九是佳能5D系列或尼康D800这类专业单反,这些相机就像老练的厨师,虽然操作复杂但能精准控制每道"火候"——比如摄影师手动旋转镜头光圈环时,能清晰听到"咔嗒"的档位声,某次拍摄逆光人像时,模特发丝边缘出现炫光,摄影师立即切换至70-200mm镜头,通过光学取景器调整构图,这种实时反馈正是单反的优势。
微单相机正在抢占写真市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现在越来越多的摄影工作室开始用索尼A7系列挂机,就像智能手机取代了MP3播放器,微单用电子取景器实现了"所见即所得",上周帮朋友拍校园写真,A7R5的实时眼部追焦让拍摄效率翻倍,但续航确实让人头疼——拍完三组造型就换了两次电池,不过当翻转屏帮助完成低角度仰拍时,又觉得这些妥协值得。
胶片相机带来特殊质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有些客片报价翻倍的摄影师,秘密武器是徕卡M6这类胶片机,就像手冲咖啡与速溶咖啡的区别,胶片对光线的化学反应会产生独特的色彩过渡,曾见过摄影师给模特脸颊补光时,特意用1/125秒快门配合柯达Portra400胶卷,成片皮肤呈现出蜜糖般的暖调,不过现在所谓的"胶片感",更多是数码后期用曲线工具模拟的。
手机摄影开始参与专业写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别惊讶,最新款iPhone的RAW格式已经能满足某些画册印刷需求,就像瑞士军刀虽然比不上专业厨具,但应急时也能处理食材,上个月某时尚博主用小米13Ultra拍摄的泳池大片,通过计算摄影实现了背景虚化,不过放大看泳池边缘还是出现了算法误判的模糊,这种设备更考验摄影师的布光能力——得用反光板把模特下颌阴影补得比自然光更完美。
特殊机型创造独特风格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有些追求复古的工作室会淘二手哈苏501CM,这种中画幅相机像老式打字机,操作繁琐但成片自带厚重感,见过摄影师为拍出油画质感,特意用6×6画幅配合过期胶片,冲扫后出现了不可复制的霉斑效果,不过现在更多是数码后背搭配老镜头,毕竟让客户等两周看废片的风险谁也承担不起。


 Flower花仙子
 Flower花仙子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