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社教你如何用镜头讲故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很多人以为按下快门就是摄影的全部,其实构图才是关键,比如拍摄校园活动时,有人总把主体塞在正中央,画面显得死板,这时候不妨试试三分法——将演讲者放在画面右侧交叉点,留出左侧空间给舞台灯光,瞬间就有了电影感,去年招新时,社员用这个技巧拍宣传照,背景里虚化的银杏叶和清晰的人物形成层次,比直愣愣的合影生动三倍。
摄影社带你看懂光线的语言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同样的模特,早晨拍出来皮肤通透,中午却满脸阴影?这就像煮泡面,火候差了三十秒味道就天差地别,我们常组织"追光行动",清晨五点半蹲守湖边教大家用逆光:让模特背对太阳,用反光板补亮面部,发丝会被镀上金边,有次拍舞蹈社晨练,逆光下的剪影与腾空动作结合,没修图就直接被校报选作头版。
摄影社帮你治手抖的毛病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新手总抱怨照片糊得像隔了毛玻璃,其实快门速度不够时,连呼吸都会毁掉画面,这就像端着一碗滚烫的汤,走得越快洒得越多,我们要求社员在光线不足时,至少保证快门速度是焦距的倒数——用50mm镜头?快门就得快于1/50秒,上周夜市拍摄,有个同学把相机抵在石墩上当临时三脚架,慢门拍出的光轨让糖画摊主都跑来要原片。
摄影社让你发现平凡里的特别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总有人抱怨学校没有值得拍的风景,其实雨天积水坑都能当创作素材,去年我们搞过"角落挑战",要求拍十张不超过教学楼五十米的作品,有组照片让人叫绝:把食堂蒸汽窗口拍出了《西游记》天庭的效果,用慢门拍旋转楼梯变成了时空隧道,现在看食堂大叔打饭都带着构图眼光——他舀汤时扬起的雾气,分明就是现成的丁达尔效应。
摄影社把后期变成二次创作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别以为滤镜是万能的,这就像给所有菜都加同款火锅底料,我们定期开PS实战课,教大家用蒙版局部调色,上次处理秋叶人像,有人把整体饱和度拉满,树叶黄得像是塑料假花,后来学着只提亮人物周边的两三棵树,背景反而有了虚实过渡,现在社员交作业都带着分层文件,修图就像化妆,得知道哪里该浓哪里该淡。


 LavenderMist
 LavenderMist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