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社团宣传文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相机握持姿势决定画面稳定性
很多人抱怨拍出来的照片模糊,却忽略了最基础的握相机手法,右手握紧手柄,左手托住镜头底部形成三角支撑,手肘轻贴身体——这个动作就像端着一碗热汤走路,既要稳当又不能太僵硬,上周外拍活动时,有位同学用单反拍樱花总是虚焦,调整成"左手掌心向上"的托举姿势后,快门速度即使降到1/60秒也能获得清晰画面,当你的手指比划"V"字时,那不该是胜利手势,而是提醒自己肘关节要内收的标记。
光影魔术藏在黄金时段里
为什么专业摄影师总在清晨或黄昏出没?试着在正午拍人像,你会发现模特的眼窝变成黑洞,鼻影像刀刻般生硬,而日出后两小时的光线,就像被纱帘过滤过的蜂蜜,能让人物轮廓泛起柔和的辉光,上周我们在操场东侧拍逆光人像,让模特背对太阳站立,发丝边缘立刻镀上金边,这时候如果蹲低机位,还能让满地落叶变成天然反光板,下次看到天气预报显示晴天,不妨设个五点半的闹钟,你会见证城市苏醒时的光影变奏曲。
构图三分法不是数学公式
把画面横竖各划两条线形成九宫格,重要元素放在交叉点上——这个被说烂的规则其实需要灵活变通,给教学楼拍对称构图时,故意把钟楼放在正中央反而更有庄严感;拍摄奔跑的流浪猫时,刻意在前进方向留出大片空白,能强化动势,上个月采风遇到暴雨,有位社员把乌云压顶的天空占到画面四分之三,只留地面一条窄缝露出亮着灯的报亭,那种压迫感反而成就了获奖作品,规则是用来打破的,但先得知道规则长什么样。
后期修图是第二次创作
有人觉得调色是作弊,那他们大概不知道安塞尔·亚当斯在暗房里要折腾八小时才能印一张照片,就像炒菜最后要撒的那把盐,适当的后期能让前期拍摄的用心真正发光,处理阴天拍摄的灰蒙蒙照片时,把阴影滑块右拉5格,白色阶左推3格,画面立刻像被拧开了水龙头般清爽,但千万别沉迷滤镜,上周看到有人把晚霞调成荧光粉,活像超市卖的染色草莓,建议新手先用RAW格式拍摄,那相当于保留了食材原味,后期才有更多发挥空间。
(全文598字)


 雨中聆听心声
 雨中聆听心声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