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线决定画面的情绪基调
为什么同一场景早晨拍出来温暖,傍晚却显得忧郁?关键在于光线的色温和角度,尝试在晴天上午9点拍摄人像,阳光斜射时面部轮廓会被自然勾勒,而正午顶光会在眼窝投下浓重阴影——这时不妨让模特抬头,用帽檐制造人工遮光罩,逆光拍摄花瓣时,故意让镜头吃进少许眩光,透明质感会瞬间激活画面。
构图需要打破常规思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当所有人挤在观景台拍标准证件照式风景时,不妨蹲下用广角镜头贴近前景的野花,去年在青岛礁石滩,我把手机贴在潮湿的岩石上仰拍,浪花在画面顶端碎成钻石,扭曲的透视让普通场景有了超现实感,记住三分法就像炒菜的盐,但故意把主体压在画面边缘,反而能制造紧张的故事感。
后期是二次创作的画笔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有人觉得调色是作弊?那暗房时代的遮光板算不算?去年拍的菜市场纪实照,原片灰蒙蒙的塑料袋堆在PS里通过通道抠图,单独给红色塑料袋提高明度后,整个画面突然有了视觉锚点,但别过度——就像化妆,粉底厚度超过2毫米就会失真。
道具能激活场景生命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专业摄影师总带着喷壶?在西安城墙上拍青铜兽首时,我往浮雕表面喷了细密水雾,晨光下立刻浮现出金属的千年包浆感,日常物件也能化腐朽为神奇:超市买的彩色玻璃纸罩在闪光灯前,投在白墙上的光影立刻变成廉价版欧普艺术。
意外往往藏着最佳创意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相机突然没电是不是灾难?上个月在胡同里拍摄时,备用电池意外滚进排水沟,却让我发现手机长曝光拍虚焦的霓虹灯牌,竟比原计划更符合"赛博朋克"主题,下雨天镜头沾了水珠别急着擦,那些扭曲的光斑会让路灯变成印象派画作。


 Sky天空蓝
 Sky天空蓝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