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类院校开设摄影相关专业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不少985/211高校将摄影课程纳入新闻传播、数字媒体等学科体系,比如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开设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理论课占70%,实践环节通过校内工作室完成,学生用手机拍摄校园活动时,教授会要求先绘制分镜脚本——这就像做菜前备好食材,避免现场手忙脚乱,但要注意,这类专业常要求提交10-15张原创作品集,建议用RAW格式拍摄后,用Lightroom统一调色,避免出现手机直出的断层色阶。
理工科院校的跨学科摄影方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虚拟现实与摄影测量"专业,把单反相机当测量工具使用,去年有学生用延时摄影记录飞机涡轮转速,结果发现快门速度设置错误导致数据失真——这提醒我们,技术参数不是越高越好,就像穿40码鞋的人硬塞进38码,只会磨出血泡,这类专业通常要求物理成绩优异,实践课会用到红外相机、高速摄影机等设备,普通单反的反光板震动都可能影响实验数据。
师范类院校的教育摄影课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华东师范大学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包含摄影教学模块,重点训练课堂纪实能力,曾有学生拍教研活动时执着于大光圈虚化,反而使后排教师的面部表情完全模糊,这就像用汤勺吃牛排,工具再精致也用错了场景,建议准备24-70mm变焦镜头,f/8左右的光圈既能保证景深,又能适应教室昏暗光线,毕业作品需包含20组对比照片,展示不同教学场景的光线控制技巧。
高职院校的实用摄影培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电商视觉设计"专业直接对接企业需求,学生用静物台拍摄口红时,发现商家提供的样品膏体有划痕,最后用凡士林涂抹才拍出光泽感——摄影棚就像厨房,有时候橄榄油比顶级灶具更管用,课程包含商品修图实战,要求用Capture One软件处理200张以上产品图,连耳机缝线处的灰尘都要保留质感,过度磨皮反而会被扣分。
国际课程项目的特色选择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西交利物浦大学的"数字媒体艺术"采用全英文教学,学生用GoPro拍摄苏州园林时,因自动白平衡失效导致所有灰瓦变紫,教授当场演示用灰卡校准:就像发烧时不用急着吃抗生素,先量体温才是正理,这类专业通常需要提交英文作品说明,建议用Flickr国际版上传作品,注意避开国内常见的"大片"式构图,国外院校更看重创作过程的逻辑性。


 Sun阳光仔
 Sun阳光仔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