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法让画面呼吸更顺畅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有些照片看一眼就觉得舒服?试试把画面横竖各分成三等份,四个交叉点就是黄金位置,拍人像时把眼睛放在右上交叉点,风景照让地平线压在下三分之一线上,你会发现画面突然有了呼吸感,去年在西湖拍落日,我把雷峰塔放在左侧交叉点,水面反光占据下方三分之一,朋友都说构图像明信片——其实只是遵循了这条两百年前画家们就在用的法则。
引导线带着观众去旅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铁轨、河流、甚至超市货架的透视线条,都是天然的视觉导游,上周拍菜市场时,我蹲在青椒摊位前,让两侧的蔬菜筐形成V字形通道,尽头是暖光里的摊主,这些线条像看不见的手,推着观众视线往故事中心走,但要注意别让线条太杂乱,就像指路牌太多反而迷路,有次我在天桥拍了十几条交错栏杆,最后成片像团乱麻。
负空间给主体留足戏份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大面积的留白不是浪费,而是高级的视觉语法,给闺蜜拍肖像时,我让她靠右站立,左侧留出整面灰墙,结果这堵"无聊"的墙反而让她的红围巾跳了出来,朋友圈点赞量是平常三倍,就像演讲中的停顿比滔滔不绝更有力量,画面里的空白能让主体真正被看见,不过要控制尺度,上次拍茶杯配白墙,留白太多被调侃是"卖家秀背景布"。
框架构图偷藏小惊喜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门窗、树影、甚至双手比出的取景框,都能把普通场景变成"画中画",上个月在古镇,我透过圆拱门拍巷子里的灯笼,石框圈住的暖光像被装进古典镜框,这种构图有种"偷窥"的趣味性,但要注意框架本身的美感——有次用生锈铁网当前景,结果观众注意力全被铁锈抢了戏,就像相框太花哨会抢画作风头,框架永远该是低调的配角。
打破常规需要双倍底气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当所有人都说"主体不能居中"时,偏偏有人把太阳正怼在画面中央还拿了奖,对称构图用好了就像芭蕾舞单脚旋转,危险但迷人,我拍过一张火锅沸腾的俯视图,鸳鸯锅正好在正中,红白汤形成的太极图意外惊艳,不过这种玩法需要足够强烈的视觉支点,就像走钢丝必须保持绝对平衡,否则就会沦为平庸的游客照。


 Snow雪花飘
 Snow雪花飘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