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摄影师的文章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光线是摄影师的画笔
清晨六点的侧光能让人像皮肤的质感像丝绸,但正午的顶光却可能把模特拍成“熊猫眼”,为什么专业摄影师总在日出日落时工作?因为低角度的光线会拉长影子,让建筑轮廓像被刀刻过一样锋利,试着用逆光拍摄树叶,叶脉会变成发光的血管——这时候哪怕用手机也能拍出通透感,控制光线不是要和太阳较劲,而是要学会像调咖啡浓度一样调节明暗比例。  
构图是视觉的语法
把地平线放在画面正中间,照片就会像被劈成两半的饼干,三分法构图之所以经典,是因为人眼会本能地寻找黄金分割点,拍街头摄影时,让行人即将踏入画面空白处,静止的照片就能产生“下一秒”的动感,遇到对称建筑别犹豫,中央构图能让教堂的穹顶产生坠向观众的压迫力,但记住所有规则都可以打破——当水面倒影完美复制天际线时,对称才是王炸。  
快门速度是时间的魔术师
用1/1000秒凝固飞鸟展翅的瞬间,翅膀边缘的羽毛会像手术刀般清晰;换成1/30秒拍摄瀑布,水流就化作缠绕在岩石上的白绸,拍夜晚的车流时,三脚架上的慢门能让红色尾灯变成熔化的铁水,但手持拍摄时,快门速度最好不低于焦距倒数——比如200mm镜头用1/200秒以上,否则照片可能糊得像隔夜冷粥,想知道怎么拍出雨丝的斜线?试试1/125秒配合深色背景。  
后期是未完成的底片
有人觉得调色是作弊,但暗房时代的摄影师早就用遮挡技法局部增亮了,RAW格式就像生面团,白平衡可以任意调整而不损失细节,修人像时,把橙色明度提高能让皮肤透亮,但动蓝色滑块时得小心——除非你想让模特看起来像阿凡达,高光压暗后云层细节浮现的瞬间,就像从毛衣上摘掉静电吸附的头发般解压,但别过度,当照片开始像卡通画时,已经背离了摄影的本质。


 Lucky幸运儿
 Lucky幸运儿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