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师需要直面物理危险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战地记者罗伯特·卡帕曾说:"如果你的照片不够好,那是因为你靠得不够近。"但靠近爆炸点的代价可能是生命,2014年叙利亚战场,某位摄影师为拍摄迫击炮落点,在计算安全距离时误判了炮弹散射范围,弹片直接击穿了防弹头盔的侧面,日常拍摄中,登山摄影师悬挂在悬崖边调整云台时,看似牢固的岩钉可能突然松动,就像煮熟的鸡蛋也可能炸裂,看似稳定的环境往往暗藏杀机。
特殊题材考验应变能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拍摄野生动物时,长焦镜头能保证安全距离?南非克鲁格国家公园的向导会告诉你,猎豹冲刺速度达到93km/h,这个距离在3秒内就会消失,曾有摄影师为拍摄河马水下镜头,误将气泡群当作安全信号,等发现是幼崽呼救时,成年河马已撞翻了他的独木舟,这就像在厨房同时照看五口沸腾的锅,任何判断失误都会酿成事故。
设备本身可能成为凶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三脚架的金属脚管在强风中会变成致命标枪——2016年台风天,东京某商业摄影师的三脚架被吹倒,贯穿了20米外的广告牌,更常见的是锂电池爆炸,某婚礼摄影师将备用电池放在裤袋,高温导致膨胀的电池像被挤压的碳酸饮料罐般炸开,大腿二级烫伤,这些意外提醒我们:工具越精密,失控时反噬越狠。
隐性伤害侵蚀职业寿命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资深摄影师常有脊椎侧弯?持续十年的单肩背负15kg器材,相当于每天让颈椎承担一桶桶装水的重量,夜间拍摄的蓝光暴露,相当于连续盯着日出看两小时,最容易被忽视的是心理创伤——灾后现场拍摄者常出现"镜头后遗症",明明取景器里是普通窗帘,大脑却自动重叠出血迹斑斑的画面。
极端环境挑战生理极限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北极圈拍摄极光时,-40℃会让相机按钮变成刀片,徒手操作可能撕下皮肤,而沙漠拍摄中,取景器聚集的阳光曾造成多位摄影师视网膜灼伤,就像用放大镜聚焦纸张的儿童实验,更棘手的是高原反应,某登山摄影师在5000米海拔昏迷前拍的最后一张照片,焦点完全虚化——此时大脑已无法正常处理视觉信号。


 FireflyDance
 FireflyDance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