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手机摄影

摄影作品一览最新,最新摄影作品精选一览

光线如何塑造照片的立体感清晨斜射的阳光穿过树林时,你会注意到树干投下细长的影子,叶片边缘泛起金边——这就是侧光的魔力,去年在徽州拍摄马头墙时,特意等到下午三点,…

光线如何塑造照片的立体感

光线如何塑造照片的立体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清晨斜射的阳光穿过树林时,你会注意到树干投下细长的影子,叶片边缘泛起金边——这就是侧光的魔力,去年在徽州拍摄马头墙时,特意等到下午三点,阳光以45度角掠过墙面,砖雕上的花纹突然像被唤醒般凹凸分明,若换成正午顶光,同样的场景会变得平板乏味,当你想让粗糙的纹理开口说话时,不妨带着三脚架等待斜阳。

手机镜头为何拍不出虚化效果

手机镜头为何拍不出虚化效果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很多朋友疑惑,为什么专业相机能拍出奶油般化开的背景,而手机拍摄的绿叶总是杂乱扎眼?关键在于传感器尺寸与光圈距离,上周用手机拍窗台的咖啡杯时,即使贴着主体对焦,后方书本依然清晰可见,后来改用全画幅相机,85mm镜头在f/1.8光圈下,三米外的窗帘立刻融成色块,不过别灰心,现在手机通过算法模拟也能制造虚化,只是边缘过渡会露出马脚。

雨天拍摄怎样避免画面发灰

雨天拍摄怎样避免画面发灰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去年梅雨季在西湖边,连续三天拍到雾蒙蒙的废片后才醒悟:雨天的对比度需要人工干预,当时给长椅上的湿漉漉的伞增加1.5档曝光补偿,同时把饱和度滑块推到+15,雨丝突然在画面中银亮起来,另一个秘诀是寻找色彩对比——青苔台阶上的红伞,或是黄色雨衣映在灰墙前,都能让雨水从干扰项变成加分项。

为什么你的夜景总有噪点

为什么你的夜景总有噪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尝试手持拍摄城市夜景时,那些彩色斑点像打翻的珠粉般破坏画面,去年在外滩用ISO3200拍摄,回家电脑上看简直像抽象派油画,后来发现三脚架配合ISO200拍摄30秒长曝光,楼宇灯光能结成丝绸质感,如果必须手持,安全快门法则"——焦距的倒数才是最低保障,比如50mm镜头至少要1/50秒,否则连防抖也救不了模糊。

构图平衡不等于对称摆放

构图平衡不等于对称摆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宏村拍月沼时,把拱桥严格放在画面正中反而显得呆板,后来退后三步让桥偏右,左侧留出洗衣妇人的倒影,水面突然有了呼吸感,这种"三分法"的变体就像跷跷板游戏——左侧的石墩需要右侧的飞鸟来制衡,下次遇到对称建筑时,试着故意偏移机位,让飘过的云或行人成为打破平衡的活棋。

本文源于网友整理,不代表爱摄像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若作品存在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