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手机摄影

摄影社团都干什么,摄影社团的活动内容与日常安排

摄影社团组织外拍实战活动周末清晨六点,十几个社员扛着三脚架在湿地公园集合,这可不是晨练队伍,老张的背包里装着ND滤镜和快门线,他正给新人演示如何用慢门拍出绸缎状…

摄影社团组织外拍实战活动

摄影社团组织外拍实战活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周末清晨六点,十几个社员扛着三脚架在湿地公园集合,这可不是晨练队伍,老张的背包里装着ND滤镜和快门线,他正给新人演示如何用慢门拍出绸缎状水流:"看到芦苇丛后面那个小瀑布了吗?把光圈缩到f/16,快门调到2秒——注意水平线别学隔壁老王上次拍的比萨斜塔。"菜鸟们轮流尝试时总遇到难题:有人发现画面过曝,其实是忘了调整ISO;有人拍出模糊废片,多半是没关防抖功能还死磕慢门,这种实战最能暴露问题,比看十本教材都管用。

成员们互相解剖作品缺陷

成员们互相解剖作品缺陷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上周的评片会上,小李交的夜市照片被批得体无完肤,画面里霓虹灯完全过曝成光斑,烤鱿鱼摊主的脸却黑得像煤矿工人。"你这和用闪光灯拍月亮有啥区别?"社长指着直方图右端溢出的部分,"高光警告都闪成圣诞树了还不改参数?"接着演示了用点测光锁定摊主面部,再压低1.5档曝光补偿的补救方法,这种刀刀见血的点评虽然扎心,但比手机修图软件自动美化实在得多。

社团定期举办器材解剖课

社团定期举办器材解剖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当副社长搬出那台拆掉镜头的佳能5D时,新社员还以为要搞废品回收,实际上这是每季必备的器材认知课——拧开UV镜讲解镀膜原理,拆下镜头展示光圈叶片开合,甚至用激光笔演示全画幅和残幅的成像圈差异。"总有人问为啥18-55镜头拍不出虚化,现在明白了吧?"他指着APS-C画幅传感器,"就像用杯子接瀑布,接到的水量天生就少一截。"这种拆解比参数对比表直观十倍,下次再没人会把噪点多怪罪到相机型号上。

老社员带新人攻克特殊题材

老社员带新人攻克特殊题材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拍星轨那晚,五个新手跟着老陈在郊外冻得直跺脚,当有人抱怨"按网上参数设置怎么全是噪点"时,老陈抓过相机就改设置:"ISO3200?你当这是拍演唱会?"随即示范了叠加拍摄法:用低感光度连续拍30张,后期用软件合成。"这和包饺子一个道理,单次猛塞馅肯定破皮,分多次少量才能成型。"最后成片的星弧让菜鸟们恍然大悟,原来摄影和煮泡面不一样,不是所有教程都能直接套用。

社团策划主题创作挑战赛

社团策划主题创作挑战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上月"玻璃的100种情绪"主题赛逼疯半个社团,有人试图用威士忌杯拍梦幻光斑,结果拍出满屏指纹;有人挑战教堂彩窗却总对不上焦,直到技术指导演示了偏振镜消除反光的技巧:"擦杯子比擦镜头卖力有什么用?光线才是魔术师。"最佳作品反而是用碎酒瓶拍的——将玻璃渣摆在镜面纸上,用LED灯从侧面打光,裂纹在长曝光下变成了闪电纹路,这种命题创作最能打破思维定式,毕竟按快门谁都会,难的是让相机看见你眼睛忽略的东西。

本文源于网友整理,不代表爱摄像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若作品存在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