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师都需要学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相机操作是基本功
很多人以为按下快门就能拍出好照片,但相机可不是傻瓜盒子,你得搞清楚光圈、快门、ISO这三兄弟怎么打架——光圈开大了背景虚化漂亮,可光线太强照片就白花花一片;快门慢了能拍车流轨迹,但手一抖画面就成了抽象画,就像炒菜得控制火候,拍夜景时我常把相机架在三脚架上,用慢门配合低ISO,让暗部细节像炖汤一样慢慢"熬"出来。
用光要像老猎人
见过新手在正午拍人像吗?模特脸上全是树影斑驳的"豹纹",这就是不懂光的代价,有次拍婚礼,宴会厅水晶灯把新人照得满脸油光,我立刻让人关了顶灯,用窗边的纱帘当天然柔光箱,光是有脾气的,逆光能勾出头发丝的金边,侧光会让皱纹变成沟壑,你得学会像猎人追踪猎物那样,观察不同时段光的走向,甚至要会创造光——反光板就是最便宜的太阳。
构图要懂视觉心理学
为什么同样的风景,有人拍出来像明信片,有人拍得像监控截图?有回在西湖边,看见游客举着手机对着雷峰塔猛拍,回来发现照片里塔尖插进了别人后脑勺,后来我教他蹲下用柳枝做前景,瞬间就有了"拂堤杨柳醉春烟"的意境,记住三分法不是铁律,但把地平线放在画面正中,就像给人脸上画中分线一样尴尬,有时候故意打破规则反而出彩,比如把主体塞进角落,留大片空白制造孤独感。
后期不是造假是显影
别听那些"直出才是真实"的鬼话,暗房时代的大师们早就玩透了显影液,有张雪景原片灰得像水泥地,我用曲线工具把高光提到95,阴影压到10,顿时有了"窗含西岭千秋雪"的层次,但调色要有度,见过有人把晚霞调成荧光粉,活像火山爆发,我的原则是:锐化别让树叶长出锯齿,饱和度别让苹果看起来能毒死白雪公主。
观察力比镜头贵
最贵的镜头也拍不出你没发现的美,有次帮餐馆拍菜品,老板抱怨食材高级但拍出来像食堂大锅饭,后来我注意到蒸笼缝隙漏出的雾气,夹一筷子时拉出的藕丝,这些动态细节让照片有了"镬气",现在逛街都带着"摄影眼",看雨滴在玻璃上爬行的路径,老太太买菜时塑料袋勒出的手指凹痕,好照片不在相机里,在你看世界的角度里。


 Lucky幸运儿
 Lucky幸运儿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