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师需要同时掌握照片与视频拍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许多刚入行的朋友常纠结该专注照片还是视频,其实这两项技能就像刀叉餐具——看似功能不同,但面对完整大餐时缺一不可,婚礼摄影师既要抓拍新人交换戒指的瞬间,也要记录宣誓时的声音与微表情;商业摄影师拍摄产品静物时,往往需要额外制作15秒展示视频,去年帮某茶饮品牌拍摄时,客户临时要求用视频呈现茶叶舒展的过程,幸好平时有积累运镜经验才没搞砸。
静态摄影更考验瞬间捕捉能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按下快门就是"一锤子买卖",这点在街头摄影时特别明显,上周在老城区蹲点,等了四十分钟才拍到外卖小哥弯腰帮老人拾起拐杖的构图,如果是视频,可能只需开机跟拍就能记录全过程,但单张照片必须把故事性、光影、构图全部压缩进1/125秒,就像用吸管喝珍珠奶茶,照片要精准吸到那颗最Q弹的珍珠,而视频更像是把整杯饮料倒进嘴里。
动态拍摄面临更复杂的变量控制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拍视频那会儿手抖得跟帕金森似的,这是新手常犯的毛病,除了要关注曝光三要素,还得考虑麦克风拾音、焦点切换、运镜流畅度,有次拍摄烘焙教学视频,明明设置了手动对焦,面团入炉时自动对焦突然抽风,整个画面像得了近视,后来发现是烤箱热气触发了相机对焦系统,这种细节在拍照时根本不会遇到。
后期处理流程存在显著差异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修图软件和剪辑软件根本是两种生物!照片可以逐张精修痘痘,但视频里人物转头时,总不能把每帧的皮肤都P一遍,去年处理旅拍素材时,调色就栽了大跟头——照片用Lightroom批量处理很快,视频却要在达芬奇里逐段匹配色彩,光是一个夕阳镜头就调了三种橙色版本,现在终于理解为什么影视剧组要专门设调色师岗位了。
设备选择折射出创作意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见过有人用电影机拍VLOG吗?那架势活像扛着消防栓浇花,其实拍孩子生日会,手机视频加连拍模式完全够用,但接汽车广告时,我们团队会同时出动哈苏中画幅和RED摄影机,关键要看成品用途:网络传播可以牺牲画质换便捷性,商业项目则必须考虑4K素材的二次构图空间,就像请客吃饭,路边摊和米其林准备的餐具肯定不同。


 Sunny心晴
 Sunny心晴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