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艺考看脸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考官更关注你的视觉表达能力
很多人误以为摄影艺考会像表演专业那样看重外貌,其实完全相反,考官更在意你如何用镜头"说话",比如去年有位考生提交了一组菜市场纪实,画面里油腻的砧板、皱巴巴的零钱袋被拍出油画质感,这种化平凡为神奇的能力,比长得像模特有用十倍,试着用手机拍你家阳台,如果能将晾衣架拍出韵律感,说明你已掌握基础视觉语言。
构图能力才是真正的敲门砖
当考官连续翻看几百份作品集时,规整的九宫格构图或大胆的负空间运用会立刻跳出来,有个真实案例:某考生用俯拍角度记录摔碎的鸡蛋,蛋清流淌的轨迹恰好构成问号形状,这种"巧合"背后是对构图法则的熟练掌握——就像厨师知道炒菜何时该颠勺,你得清楚何时该旋转相机45度。
光影控制比五官精致更重要
曾有考生在考场用台灯和A4纸搭建简易影棚,把橡皮擦拍出了陨石的质感,这比用美颜相机自拍高明太多,试着在阴天拍雨伞,你会发现伞骨在水泥地上投下的影子,能形成天然的线条引导,控制光线的能力,相当于画家调配颜料的本事。
主题深度决定最终分数
去年高分卷里有组作品令人印象深刻:考生连续半年拍摄小区垃圾分类站,不同时段的光线下,同一个垃圾桶呈现出的色彩情绪截然不同,这种持续观察的耐心,比"脸好不好看"重要百倍,下次拍早餐时,试试用同一颗鸡蛋呈现"新生-烹饪-腐败"的过程,你会更懂什么叫叙事性拍摄。
器材只是你的画笔
总有人觉得用徕卡才能考高分,但考场出现过用千元手机拍出满分的案例,关键在如何运用设备特性——就像用铅笔能画素描,用蜡笔能表现粗粝感,试着用老旧手机拍摄,限制反而会激发创意:朦胧的噪点可能正好适合表现雨夜情绪。


 CloudWhisper
 CloudWhisper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