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适合风景摄影的镜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当你在黄山云雾中举起相机时,是否发现广角镜头拍不出远山的层次?这就像用汤勺舀大海,工具和对象根本不匹配,24mm以下广角适合表现草原的辽阔,但拍摄山体细节时,70-200mm中长焦反而能压缩空间,让层层叠叠的山峦产生水墨画般的质感,记住一个诀窍:想拍"势"用广角,要拍"质"选长焦。
黄金时刻的光线为何如此重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见过西湖雷峰夕照的老法师常说:"日出后一小时的光线,比黄金还金贵。"这话不假,当太阳角度低于15度时,光线会像蜂蜜般浓稠地涂抹在景物上,去年在元阳梯田,我等到下午4点才按下快门——那时阳光斜射在水面上,每一层梯田都变成了反光镜,错过这个时段?别急,试试阴天拍摄,云层就是天然的柔光箱。
三脚架在慢门摄影中的关键作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新手常问:"手持拍摄瀑布为什么总像冻结的冰凌?"答案藏在快门速度里,想要丝绸般的流水效果,1/4秒以下的快门是必须的,这相当于让你端着一碗水纹丝不动站三分钟,去年在九寨沟,我的碳纤维三脚架在潮湿环境中始终稳如磐石,这才拍出了诺日朗瀑布的雾化效果,三脚架不是累赘,它是你的第三只眼睛。
前景运用如何提升画面纵深感
为什么同样的漓江山水,有人拍得像明信片,有人拍成平面图?秘密就在前景的枯木上,就像吃包子要有馅料,好照片需要前景当"引子",今年三月在阳朔,我特意蹲下来让江边的芦苇入镜,这些摇曳的草茎瞬间让画面产生了"走进去"的冲动,下次遇到平铺直叙的景色,不妨先找找脚边的碎石或野花。
天气突变时的应急拍摄方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暴雨将至的张家界值不值得拍?去年我就遇到这种"尴尬时刻",当乌云压顶时,我快速换上16-35mm镜头,利用乌云做天然渐变滤镜,拍出了《阿凡达》悬浮山般的魔幻效果,坏天气是老天爷送的礼物,闪电就是最昂贵的影棚灯,备好防水罩,ISO调到800,你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戏剧性画面。


 彩云追逐自由
 彩云追逐自由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