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基础操作决定拍摄成败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刚摸到相机时,很多人会对着密密麻麻的按钮发懵,其实就像学骑自行车要先掌握刹车,摄影也得从关键操作啃起,以常见的单反为例,右手拇指处的拨轮控制着快门速度,食指负责快门按钮——半按对焦、全按拍摄的“两段式”设计,新手常因着急按到底导致照片模糊,建议在公园拍静止的树叶练习:半按听到“滴”声后停顿1秒,观察取景框里合焦提示再全按,你会发现成片清晰度立刻提升三成。
光线运用比设备更重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总有人问“为什么网红用手机拍得比我用单反还好?”答案藏在清晨的窗台边,试着在晴天上午九点拍水杯:顺光时杯身通透明亮,逆光时轮廓会镶上金边但正面发暗——这就是光线的魔术,阴天反而是拍人像的好时机,云层像巨大的柔光罩,能让模特皮肤瑕疵自然淡化,与其纠结镜头贵贱,不如多花半小时等最佳光线。
构图失误让好景变废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见过把地平线放在照片正中间的海景照吗?这种“对称切割”会让画面死板,下次拍城市天际线时,试试三分法:想象画面被井字格分割,把地平线对齐下方1/3线,天空占2/3,立交桥则卡在右侧竖线上,如果拍奔跑的宠物,刻意在它前方留出空白,观众能感受到“即将冲进画面”的动感,这些技巧就像炒菜放盐,少则无味多则齁嗓,要反复实操才能把握分寸。
后期处理不是造假是补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有人抵触修图,觉得“原片直出才真实”,但就像炒菜出锅前要调味,合理的后期能让照片更接近人眼所见,比如逆光拍的背光人脸,用软件拉亮阴影时要注意:如果同时调高对比度,衣服纹理会像刀刻般生硬,建议新手用手机APP练习,先单独提亮暗部20%,再加10%自然饱和度,这种微调就像给照片“润喉糖”,既改善观感又不会用力过猛。
培养摄影眼要打破惯性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总拍不出令人眼前一亮的照片?试着把手机倒过来贴地拍摄:平时视而不意的落叶突然成了前景,远处高楼在透视变形中显得更具压迫感,等公交时可以玩“框中有框”游戏:用站牌镂空处作取景框,捕捉后面行人转瞬即逝的身影,这种训练如同用筷子夹黄豆,开始总失败,但某天突然就开窍了——原来好照片不在远方,藏在观察世界的特殊角度里。


 Joy欢乐颂
 Joy欢乐颂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