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手机摄影

那个相机软件拍照好看,哪款相机软件拍照效果最好?

那个相机软件拍照好看专业模式能手动调节参数很多人觉得手机拍照不如单反,其实问题出在不会用专业模式,比如拍夜景时自动模式容易过曝,手动把ISO调到100、快门速度…

那个相机软件拍照好看

那个相机软件拍照好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专业模式能手动调节参数

很多人觉得手机拍照不如单反,其实问题出在不会用专业模式,比如拍夜景时自动模式容易过曝,手动把ISO调到100、快门速度放慢到1/10秒,画面立刻干净不少,记得上个月拍城市灯光,手持容易糊片,后来把手机架在栏杆上延迟2秒拍摄,成片的光轨效果让朋友都问"这是手机拍的?",不过要注意,快门速度越慢越需要稳定支撑,手持低于1/30秒基本都会模糊。

人像模式的虚化要会挑场景

现在连千元机都标配虚化功能,但为什么有时边缘像被狗啃过?关键在拍摄距离和背景,实测发现,当人物离背景超过2米、手机离人1.5米左右时,算法抠图最精准,上周给闺蜜在银杏树下拍照,特意让她靠前站远离树干,虚化后的金色光斑比直接开美颜高级十倍,但遇到头发丝复杂的场景,建议关掉虚化更真实——毕竟不是所有照片都需要奶油化开的背景。

滤镜要配合光线条件

看到网红滤镜就无脑套用?阴天用"胶片"滤镜会显得脏兮兮的,正午阳光下反而能压住高光,最近发现个冷知识:餐厅暖光环境下,先用"原图"模式拍raw格式,回家用软件加"美食"滤镜比直接拍更显食欲,有个反常识的例子——拍蓝天时"鲜艳"滤镜反而容易过饱和,试试"日系"滤镜配合降低10%饱和度,云层层次就出来了。

超广角镜头要控制变形

5倍超广角能装下更多风景,但边缘的拉伸变形怎么破?拍摄建筑时记住两点:保持手机绝对水平,主体放在画面中央1/3区域,上个月拍教堂,站在台阶下用超广角仰拍,穹顶都弯成拱门了;后来退后五步蹲着平拍,虽然少拍了地面,但建筑线条横平竖直更有气势,还有个野路子——故意用超广角贴近前景拍人像,能拍出大长腿效果,不过要确保背景简单,否则变形会更突兀。

夜间模式不是万能药

手持五秒的夜景模式确实能提亮画面,但运动物体照样糊成鬼影,有次拍夜市糖画摊,开夜景模式反而把转动的糖勺拍成虚影,关掉后调高ISO虽然噪点多但至少画面是鲜活的,现在学到个折中办法:光线尚可时用普通模式连拍三张,后期堆栈降噪,比强行开夜景模式更保留细节,特别提醒,拍星空必须用三脚架,手持再稳也扛不住15秒长曝光。

本文源于网友整理,不代表爱摄像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若作品存在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