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清晨或傍晚的光线拍摄牡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正午的牡丹总显得干瘪?强烈的阳光会压暗花瓣的层次,就像用直射灯照皱的绸缎,清晨6-8点的侧逆光最妙,露水未干时,光线穿过半透明花瓣能拍出琥珀般的质感,去年在洛阳王城公园,我蹲守到7点20分,阳光刚好以45度角穿透紫二乔品种,花瓣边缘泛起金红色绒毛,这时将曝光补偿+0.7档,暗部细节立刻鲜活起来。
用喷壶制造人工露珠增强质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遇到干燥天气怎么办?随身带个浇花喷壶,模仿晨露效果,注意要选雾化模式,水珠太大反而像暴雨打残的花朵,有次拍摄青龙卧墨池时,在花蕊周围细密喷洒后,黑色花心上的水珠像嵌了碎钻,配合70mm微距镜头,连水珠折射出的倒影都能拍清楚,但切记避开正午操作,水滴在强光下会变成刺眼的高光点。
尝试用深色背景突出牡丹的华贵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公园拍的牡丹总混在杂乱背景里?带块黑绒布挂在花枝后方,瞬间让姚黄品种的金黄花瓣跳脱出来,去年用这个方法时,发现逆光下布料会反光,后来改用磨砂质感的油画板,既吸光又能营造油画效果,如果没带道具,可以蹲低角度以树荫为天然背景,让阳光只照亮主体花朵,这种明暗对比比纯色背景更生动。
手动对焦锁定花瓣的纹理细节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自动对焦总对在花蕊怎么办?拍豆绿这类浅色品种时,切换到手动对焦更可靠,把液晶屏放大5倍,对准花瓣边缘的波浪褶皱——这些纹理就像老人的指纹,每朵都独一无二,记得收两档光圈到f/8,否则只有1毫米的清晰范围,有次拍赵粉牡丹,刻意对焦在花瓣缺口处,裂开的纹路反而成了最动人的部分。
等待微风间隙捕捉静态瞬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拍出的牡丹总是模糊的?花枝比想象中更敏感,三级风就能让花朵晃出残影,观察风向,在两次阵风间隙快速连拍,今年四月在景山公园,我架好三脚架守了半小时,终于等到风停的3秒,拍下魏紫品种完全静止的瞬间,若实在风大,可以用身体挡风,但别碰触花枝——牡丹的娇贵就像刚做好的豆腐,稍碰就破相。


 Grace优雅范
 Grace优雅范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