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穿羽绒服怎样拍照好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选择与环境对比强烈的颜色
羽绒服最常见的黑灰配色容易让照片显得沉闷,试试让衣服颜色与背景形成碰撞:雪地里穿亮红色,枯树林里选奶油白,傍晚街灯下穿金属银,有个小技巧——逆光拍摄时,浅色羽绒服会泛出柔和的轮廓光,深色则容易和阴影糊成一片,去年在故宫红墙前,我让模特换上芥末黄的短款羽绒服,阳光斜照时衣服的蓬松质感立刻跳脱出来,比穿黑色时生动三倍不止。
用动态打破臃肿感
很多人一穿羽绒服就习惯性站得笔直,结果拍出来像根膨胀的柱子,其实可以故意制造动态:双手插兜突然回头,让下摆自然扬起;或者小跑两步抓拍,衣领的毛边会跟着飘动,有次在结冰的湖面上,我让拍摄对象反复跳跃,羽绒服下摆像充气垫一样鼓起来,反而成了画面中最有趣的几何图形,记住快门速度不要超过1/500秒,不然会冻住所有生动的褶皱。
学会给羽绒服"抽空气"
羽绒服显胖的元凶是空气感太均匀,试试这些方法:单肩背个帆布包压住一侧,制造不对称的凹陷;坐在长椅上用手肘抵着腰部,能压出自然的腰部线条;甚至可以把围巾塞进外套里当临时腰带,见过面包师揉面团吗?他们总会故意留些不规则褶皱——拍羽绒服也是同样道理,刻意保留两三个自然褶皱比完全平整更有呼吸感。
让配饰成为视觉锚点
当羽绒服占据画面大部分面积时,需要小物件来引导视线,毛线帽的蓬松球体、皮质手套的反光、甚至一杯冒热气的咖啡,都能把注意力从膨胀的外套上转移,有组在胡同拍的照片很说明问题:模特戴着荧光绿耳罩,虽然羽绒服占了70%画面,但所有人的视线都会先被那抹亮色抓住,就像吃火锅时总要配蘸料,这些配饰就是照片的味觉刺激点。
利用低温创造特殊效果
零下的天气其实是天然影棚,哈出的白气可以制造朦胧前景,睫毛上的霜花能增加故事感,记得有次拍晨跑者,羽绒服帽檐结满冰碴子,逆光下像戴了水晶流苏,如果遇到飘雪,把快门调到1/125秒左右,雪花会拉成白色短线,刚好能填补羽绒服表面的单调,这些冬季限定元素,可比后期加的特效真实多了。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