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手机摄影

摄影图片风景高清,高清风景摄影图片精选

光线角度决定画面层次感清晨斜射的光线能让山峦轮廓镀上金边,而正午的顶光却容易把森林拍成平面剪纸,去年在黄山拍云海时,我特意等到下午四点,阳光从西侧45度角穿透雾…

光线角度决定画面层次感

光线角度决定画面层次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清晨斜射的光线能让山峦轮廓镀上金边,而正午的顶光却容易把森林拍成平面剪纸,去年在黄山拍云海时,我特意等到下午四点,阳光从西侧45度角穿透雾气,岩石的纹理突然像被揭开的幕布般立体起来,记住这个矛盾:越强烈的光线反而越需要寻找阴影——用树干在地面的投影做引导线,比单纯拍摄阳光下的草地生动三倍。

前景道具比超广角更重要

很多人迷信16mm镜头能收纳更多风景,却忽略了画面里缺少量尺,在青海湖拍摄时,我故意让经幡占据左下角30%的画面,湖面的辽阔感反而通过对比增强了,试着在背包里放个苹果,遇到单调的沙漠时把它放在沙丘前两米处,焦距调到50mm,你会发现荒芜中突然有了故事性。

雾霾天气藏着特殊机遇

雾霾天气藏着特殊机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北京摄影师老张有句口头禅:"霾是天然的柔光箱",去年深秋遇到重度污染,我索性放弃远景,转向胡同里挂着水珠的蜘蛛网,能见度不足百米时,长焦镜头压缩下的路灯会形成朦胧光斑,这种效果晴天反而要后期合成,关键是把曝光补偿提高1.5档,让灰色调呈现牛奶般的质感。

动态模糊并非技术失误

动态模糊并非技术失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看到溪流就条件反射用高速快门?试着把相机架在石头上,ISO调到50,快门速度降至1/4秒,去年在九寨沟,这样拍摄的瀑布像丝绸缠绕山体,而旁边游客用1/1000秒定格的画面反而像冰冻的塑料布,记住矛盾法则:有时候清晰的画面最显虚假,流动的残影反而更接近肉眼看到的真实。

后期裁剪要遵循生理习惯

后期裁剪要遵循生理习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竖构图的山峰总显得更高?这与人类眼球上下转动的幅度有关,在电脑前裁剪张家界照片时,我发现横构图保留顶部30%天空时,山体压迫感会减弱,尝试把画面分成九宫格,把地平线放在下1/3线时,观众的视线会自然沿着线条"走"完整张照片,就像我们散步时习惯先看脚下再抬头。

本文源于网友整理,不代表爱摄像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若作品存在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