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长曝光捕捉江南水乡的晨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清晨五点的周庄,石板路上还泛着露水,三脚架要扎在河岸边的青苔上,得先用手压压地面——潮湿的苔藓比想象中更滑,快门线调到B门,ISO压到100,这时候光圈该开大还是收小?其实f/8到f/11的甜蜜点最合适,既能保证景深,又不会让慢门速度超过30秒导致雾气糊成面团,记得检查镜头是否起雾,水乡的湿度总爱在镜片上结层糖霜般的露珠。
为什么黄山迎客松永远拍不出新意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每个扛着三脚架登光明顶的摄影师,最后都会在玉屏楼前陷入沉思:明明松枝的弧度、云海的位置都和画册里分毫不差,成片却像褪色的明信片,问题出在光线——正午的顶光会把松针打成扁平剪纸,试试日出前半小时用侧逆光拍摄,让晨雾给枝干镶上毛茸茸的金边,还有个小秘密:退后三步把观景台的石栏杆纳入前景,斑驳的纹路能立刻打破画面的塑料感。
梯田镜面倒影的隐藏开关在哪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云南元阳的灌水期,无数反光板铺满山坡,可很多人拍出的倒影总像兑了水的酱油,关键是要等风停的间隙,水面平静得能照出指纹时,立刻用偏振镜削掉30%反光,这时候田埂的曲线才会在水面浮现出清晰的指纹状纹路,有个土法子:蹲下来让相机几乎贴地,你会发现原本模糊的云朵倒影突然变得像被刀刻过般锋利。
长城星轨拍摄如何避开光污染陷阱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司马台长城拍星轨的摄影师,十个有九个会栽在远处村庄的LED路灯上,那些偏蓝的冷白光像渗进黑咖啡的牛奶,能让半小时的长曝光前功尽弃,解决方法是带着赤道仪拍两组:先拍地景时用黑色卡片遮住路灯方向,后期合成时再把星空素材叠上去,就像包饺子要分开调馅和和面,有些光线注定没法在相机里和平共处。
沙漠驼铃的构图怎样跳出游客照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鸣沙山的驼队总被拍成证件照——骆驼在左,沙丘在右,中间一道生硬的分界线,试着在日落前两小时蹲守,当沙脊的阴影拉长成波浪状时,让驼队从画面右下角斜切进左上角,这时候长焦镜头要拧到200mm以上,压缩后的空间感会让沙丘褶皱变成流动的黄金绸缎,记住别让领队穿鲜红冲锋衣,那颜色在沙漠里跳得像是PS上去的。


 墨香浸润心灵
 墨香浸润心灵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