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师的经验水平决定价格差异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刚入行的摄影师报价可能只要500元全包,而从业十年的总监级摄影师,光拍摄费就可能超过3000元,这就像去医院看病,普通门诊和专家号的差价能差出好几倍,有个顾客曾经拿着199元的团购套餐来咨询,结果发现所谓的"精修20张"其实是直接套滤镜——专业摄影师调一张图的色彩层次就要半小时,真正值钱的不是快门次数,是镜头后面那个人的审美储备。
服装造型的隐形消费要当心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很多影楼把拍摄费压到800元吸引顾客,但现场才告知:假睫毛加80元,发型设计另收200元,这就跟吃火锅似的,锅底便宜但每盘肉都单算钱,有位宝妈带着三套衣服来拍亲子照,到现场才发现自备服装要收"场地消毒费",最后被迫加价选影楼的服装,提前确认是否包含妆发、配饰、服装清洁费,能避免这类"温水煮青蛙"式的消费。
外景拍摄比棚拍贵在哪儿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同样是两小时拍摄,棚内收费1500元,外景却要2500元起步,差价不只是交通费——摄影师得提前踩点,计算最佳光线角度,去年拍樱花主题时遇到雨天,整个团队白跑一趟还要另约时间,这些风险成本都会折算进报价,就像外卖比堂食贵,不仅要算食材钱,还得把骑手的电瓶车损耗算进去。
精修张数背后的门道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标榜"赠送30张精修"的套餐,很可能原片拍了300张让你挑,专业工作室通常按1:10的比例拍摄,而有些机构故意拍满内存卡,用海量废片消耗顾客耐心,见过最夸张的案例:顾客挑了2小时照片后,工作人员"好心"建议加钱升级套餐,"反正您都花时间选了",真正靠谱的拍摄,摄影师会在现场删掉眨眼、表情僵硬的废片,帮顾客节省后续精力。
季节因素如何影响拍摄预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三亚的跟拍摄影师冬天报价比夏天高40%,因为旺季时他们可能要凌晨四点去海边抢机位,反季节预定往往能捡漏,比如十二月预定次年四月的樱花写真,有些工作室会给出早鸟优惠,这和买羽绒服的道理类似,只不过顾客买的是"阳光角度"和"花开程度"这些看不见的期货。


 ButterflyWingFantasy
 ButterflyWingFantasy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