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摄影技术学校教你掌握曝光三要素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同样的场景,有人拍得明亮清晰,有人却拍得昏暗模糊?关键在于光圈、快门和ISO的配合,比如拍摄黔灵山的猴子时,如果光线不足,盲目开大光圈会导致景深过浅,猴子的毛发和背景可能糊成一片,这时候不妨将ISO调到800-1600,配合1/250秒以上的快门,既能凝固猴子跳跃的瞬间,又能保留足够的细节,ISO像辣椒面——适量提味,过量反而坏事。
贵阳摄影技术学校解析构图黄金法则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甲秀楼拍出来总像游客照?试试把主体放在九宫格交叉点上,最近有个学员在青岩古镇拍摄时,将屋檐下的红灯笼放在右下交叉点,左侧留出延伸的石板路,画面立刻有了呼吸感,但规则是用来打破的——当你在花溪公园遇到对称的拱桥时,直接居中构图反而更有冲击力,就像炒折耳根,传统做法要焯水,但有人就爱生吃的刺激。
贵阳摄影技术学校破解对焦难题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拍文昌阁的瓦当总是虚焦?手动对焦比自动更靠谱,先用自动对焦框住瓦当纹样,再切换手动微调,就像用筷子夹豆腐——自动模式是铁筷子,手动才是竹筷的柔劲,遇到雨天拍南明河倒影,对焦在水陆交界线容易跑焦,这时该对准实景中的桥墩,倒影自然会清晰,别忘了关闭镜头防抖功能,三脚架固定时它反而会添乱。
贵阳摄影技术学校传授夜景拍摄秘诀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拍双子塔灯光秀为何总成光斑?关键在于控制快门速度,实验发现,用8秒慢门能拍出丝绸般的车流,但超过15秒高光就会溢出,有个学员在筑城广场用F11光圈+ISO200,以6秒快门拍出了星芒效果,秘诀是在镜头前套了十字星芒滤镜,这就像煮酸汤鱼,火候差十秒,鱼肉嫩度天差地别。
贵阳摄影技术学校详解色彩管理陷阱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苗银饰品在电脑上看偏蓝?显示器和相机色温要统一,上周有个案例:学员用自动白平衡拍青岩的蜡染,结果后期发现布纹偏紫,解决方法是在现场用灰卡校准,或者直接设定5500K色温,后期调色时,别迷信直方图——就像判断丝娃娃的酸汤够不够味,不能只看PH值,得亲自尝一口。


 诗意弥漫心间
 诗意弥漫心间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