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法让画面呼吸更顺畅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有些照片看起来像被硬塞进画框?试试把取景器想象成九宫格棋盘,将主体放在横竖线交叉的四个"黄金点"上,比如拍摄落日时,把太阳压在下横线与右竖线交汇处,留出左侧大面积的晚霞,这种留白不是偷懒,而是给视线留出跑道,地平线千万别卡在画面正中间,那会像被切开的蛋糕——上下两半都在抢戏。
引导线带着观众去旅行
铁轨为什么总让人想多看两眼?它们像视觉导游,带着观众从近处的枕木一路奔向远方的山峦,拍摄老街时,可以用斜穿画面的电线杆形成隐形箭头,或者让屋檐的斜线指向巷尾的灯笼,但小心别被线条绑架——如果三组不同方向的引导线在画面里打架,最后只会让观众晕头转向,像同时被三个导游往不同方向拉扯。
框架式构图给故事装上画框
窗框为什么是偷拍孩子的完美道具?它既能挡住杂乱的客厅玩具,又像给童真的笑脸加了天然相框,拍古建筑时,不妨透过拱门的剪影框住飞檐,这种"画中画"会让层次感翻倍,不过要当心"画框吃主体"的陷阱,如果拱门装饰太华丽,观众可能只顾着看雕花而忽略了主体建筑,就像过度包装的礼物盒抢了礼物的风头。
负空间让主体学会独唱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专业摄影师总爱拍"孤零零"的物体?大面积的留白不是浪费胶片,而是给主体搭的独唱舞台,拍摄雪地里的红围巾时,故意缩小人物比例,让苍茫的雪原衬托那一抹亮色,但空白不等于空洞——如果天空没有云彩变化,地面没有纹理起伏,这样的负空间就像忘词的伴唱,只会让整个表演垮掉。
对称构图要玩就玩彻底
为什么镜子前的早餐照总让人想点赞?绝对的对称能满足大脑对秩序的强迫症,拍古典建筑时,找准中轴线让两侧立柱完全镜像,水面倒影更要让实景和虚像严丝合缝,但对称构图最怕"差不多先生",如果喷泉左侧比右侧多只鸽子,整个画面就会像歪戴的领结,越看越别扭。


 OceanWaveDream
 OceanWaveDream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