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手机摄影

摄影艺术生自我介绍,光影追梦者,一位摄影艺术生的自我独白

摄影艺术生自我介绍我如何理解光影的魔术很多人觉得摄影就是按下快门,但真正的好照片往往诞生于等待,去年冬天我在老城区拍一组人文纪实,下午四点的阳光斜穿过晾衣绳,在…

摄影艺术生自我介绍

摄影艺术生自我介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我如何理解光影的魔术

很多人觉得摄影就是按下快门,但真正的好照片往往诞生于等待,去年冬天我在老城区拍一组人文纪实,下午四点的阳光斜穿过晾衣绳,在斑驳墙面上投下几何阴影,这时候如果直接拍,画面会显得平淡,我蹲守了二十分钟,直到一位穿红棉袄的老太太推着自行车走进光影交界处——那一瞬间,明暗对比突然有了故事性,你看,控制光线不是非要反光板,有时候耐心才是最好的布光工具。

构图法则与打破常规的时机

教科书上说三分法构图最稳妥,但上个月在码头拍渔网时,我故意把地平线压到画面顶部,为什么?因为滩涂上密密麻麻的贝类纹理需要展示细节,而乌云密布的天空反而会分散注意力,这种"违规操作"后来被老师点评为"有效的视觉欺骗",当主体需要呼吸空间时,所谓的黄金分割也可以暂时失效。

设备局限激发创作灵感

用手机能拍专业作品吗?去年校庆我用千元机完成了组照《窗格里的青春》,礼堂彩色玻璃窗反光严重,单反反而容易过曝,后来发现,把手机紧贴玻璃拍摄,既能消除反光,又让窗框自然形成画中画构图,这让我想起小时候用纸筒看世界的游戏——限制有时会逼你找到新视角。

后期处理的边界在哪里

有人觉得调色是造假,但暗房时代就有遮挡技法,上周整理樱花照片时,原片灰蒙蒙的像隔了层毛玻璃,适当提高青色曲线后,花瓣突然有了透明质感,关键要守住底线——我绝不会把阴天P成夕阳,就像化妆可以提气色,但不能换张脸,真正的困惑在于:当调整白平衡还原了肉眼所见,这还算"后期"吗?

每次拍摄都是自我对话的过程,有次蹲拍蚂蚁运食三小时,最后被保安当成可疑人员,但正是这种痴劲,让我在市级青年摄影展拿到了第一个奖项,器材会迭代,技法会过时,唯独观察世界的热情永不褪色。

本文源于网友整理,不代表爱摄像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若作品存在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