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摄影杂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光线是照片的雕刻刀
清晨五点的长城为什么总被专业摄影师占领?因为此时的光线像一把软毛刷,轻轻扫过砖石的纹理,逆光拍摄时,试着让模特的发丝边缘泛起金边,这时需要将测光模式调整为点测光,对着面部最亮处锁定曝光,正午的硬光适合表现金属质感,但拍人像会暴露毛孔瑕疵——就像用放大镜看橘子皮,生活场景中我们也不会贴着人脸观察。  
构图的秘密藏在九宫格之外
当所有人都把落日放在交叉点上时,不妨试试让地平线压到画面底部1/5处,去年在漓江拍摄渔火,我故意把竹筏推到右上角,留出大面积的墨色水面,这就像书法里的留白,观众的视线反而被那盏孤灯抓得更牢,但要注意,打破常规前必须吃透三分法,就像厨师创新菜式得先掌握火候。  
快门速度能冻结时间也能揉碎它
拍瀑布时用1/1000秒凝固的水花像玻璃渣,而1/4秒拍出的丝绢质感才是诗意,上周在胡同里追拍自行车,发现1/125秒既能保留车轮辐条的清晰度,又能让背景的灯笼拖出红绸般的轨迹,这就像炒青菜,大火快炒保脆嫩,小火慢炖求软烂,关键看你想要什么"口感"。  
后期不是救生圈而是调味料
见过太多把灰蒙蒙废片硬拉成艳丽风光的案例,就像给隔夜馒头猛刷辣酱,真正的好作品,后期只是微调白平衡还原现场氛围,去年在雪乡处理晨雾照片时,仅仅在阴影里加了一点点青色,立刻唤醒了记忆中的凛冽空气,RAW格式是生鱼片,JPG直接是罐头——你更想品尝哪种鲜度?  
(全文586字)


 微风轻拂发丝
 微风轻拂发丝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