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光影反差制造戏剧张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当评委翻到一张明暗交界线割裂画面的作品时,往往会多停留三秒,去年城市纪实类获奖作品《夜巡》就故意让便利店冷光与巷道阴影形成7:3的比例,像被咬了一口的月饼,这种布光要诀在于:先锁定主体测光,再手动压低整体曝光补偿1.5档,此时高光区会像熬过头的焦糖布丁,带着危险的诱人光泽。
为什么说构图是视觉的语法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看看那些被退回的参赛作品,三分之一都栽在"中心对称"的温柔陷阱里,真正老练的摄影师像菜场挑冬瓜——专找歪瓜裂枣,试着把烽火台放在右下交叉点,留出左侧70%的雾海,画面顿时有了呼吸感,九宫格不是月饼模具,而是用来打破的脚手架。
动态模糊究竟该糊多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拍马拉松选手时,很多人纠结1/250秒还是1/60秒,其实关键在观察衣褶:当运动中的T恤下摆能看出三道明暗褶皱时,这个模糊度刚刚好,就像隔毛玻璃认熟人,去年体育类入围作品《冲刺》就用1/80秒配合追焦,让运动员发梢甩出的汗珠拉出小蝌蚪状的轨迹。
怎样让静物说出悄悄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拍博物馆展柜里的陶俑时,试着把镜头贴在玻璃上微微上仰,这个角度会让展柜顶灯在陶俑眼窝投下阴影,仿佛在挤眉弄眼,有张落选作品《唐俑夜话》本可以晋级——如果作者注意到左侧展柜反光里,其实藏着保安打哈欠的模糊倒影。
后期调色不是粉刷墙面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见过有人把晚霞调成火龙果色吗?高饱和处理要像熬中药——文火慢煨,先动色温滑块2格,等云层泛起蟹壳青,再在HSL里把橙色明度-5,去年风光组争议作品《熔炉》就胜在克制:地面积水映出的火烧云,饱和度始终比天空本体低15%。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