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线是摄影的雕刻刀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同一场景早晨拍出来柔和,中午却生硬刺眼?光线的角度和强度直接塑造画面质感,侧光能凸显纹理,比如拍摄老墙时,斜射的阳光会让砖缝的阴影形成天然线条;而正午顶光适合表现现代建筑的几何切割感,遇到阴天别急着收相机,漫射光反而是拍人像的天然柔光箱,皮肤瑕疵会被弱化,强光下拍摄记得检查直方图,避免高光溢出变成死白。
构图是视觉的语法规则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把主体放在正中央总不会错?试试三分法会让画面呼吸感更强,拍摄湖边孤树时,将树干置于右侧交叉点,左侧留出水面倒影,平衡感立刻提升,但规则就是用来打破的——对称构图拍摄教堂穹顶时,居中放置能强调神圣感,遇到杂乱背景怎么办?靠近主体用填充式构图,就像用长焦拍花蕊特写,让杂乱元素自然虚化成色块。
色彩是情绪的翻译官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冷色调的海边照片总带着忧郁?色温直接影响观者心理,清晨的蓝调时刻拍摄城市,不锈钢建筑会泛着科幻感的冷光;而日落时分拍食物,5600K色温能让烤肉呈现诱人的焦糖色,遇到色彩冲突时别慌,互补色用好了就是视觉焦点——红叶丛中穿蓝衣的模特,比同色系搭配更抓眼球,后期调色时,高饱和不等于好照片,适当降低橙色饱和度反而能让肤色更自然。
瞬间是时间的解冻按钮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拍运动物体总糊片?提高快门速度只是基础解法,拍摄飞鸟时,1/2000秒能凝固翅膀,但用1/250秒追拍反而能留下动感模糊,预判比技术更重要,比如拍儿童,提前对焦到滑梯出口,等孩子滑到预定位置再连拍,慢门摄影更是时间魔术,30秒曝光能让海浪变成雾状,而1/4秒快门能拍出车灯拉丝效果,决定性瞬间往往出现在准备放弃前的最后一刻。
(全文598字)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