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该选什么价位的相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刚摸相机那会儿,我也纠结过"是不是越贵越好",其实就像买自行车,通勤的没必要上碳纤维赛车架,3000元左右的入门微单(比如佳能M200)完全能应付日常拍摄——上周我用它拍公园逆光人像,RAW格式后期一拉,发朋友圈照样收获点赞,关键是先弄明白光圈快门ISO的关系,万元设备在自动档手里也是浪费。
镜头比机身更值得投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见过太多人把预算全砸在旗舰机身上,结果套机镜头拍出来和手机差不多,去年帮朋友拍婚礼,借了支3000块的50mm F1.8定焦,配合他两万块的机身,虚化效果直接让新娘惊呼"专业",这就好比炒菜,i7处理器配个塑料铲子,真不如i3配精铁锅来得实在,建议留出40%预算给镜头,大光圈定焦是性价比之选。
二手市场藏着多少惊喜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我的第一台全画幅是闲鱼5500块收的尼康D610,卖家保养得连快门声都清脆,虽然对焦速度比新机慢半拍,但配合三脚架拍星空完全够用,要注意的是别贪便宜买"战斗成色",上周帮学员验货就发现台CMOS有霉斑的,建议面交时带笔记本电脑,当场导照片查坏点,就像买二手车必须试驾一样。
配件才是隐形成本大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你以为买完相机就结束了?UV镜、备用电池、防潮箱这些零碎加起来轻松破千,上个月拍日出,就因为没买快装板,眼睁睁看着云海在换三脚架时溜走,不过也别学某些博主配齐所有滤镜——我那块200元的渐变灰至今用了不到三次,建议优先考虑存储卡和背包,其他按需添置,跟女生买口红一个道理,常用色号其实就那两三支。
手机能不能替代入门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去年用iPhone拍的美食照片被餐厅买走版权,但尝试拍运动会时连拍十张全糊,手机算法再强,物理限制摆在那儿——就像电饭煲也能煮粥,但专业粥铺得用砂锅慢煨,如果主要拍静物发社交平台,确实不用买相机;但想学布光构图、体验浅景深,3000元二手单反加小痰盂镜头仍是更好的老师。


 Charm魅力者
 Charm魅力者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