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技术技巧跟我学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掌握光圈控制画面虚实
很多人刚拿起相机时,总疑惑为什么背景虚化效果时有时无,其实关键在于光圈数值——f/1.8能拍出奶油般化开的焦外,而f/11会让远景和近处一样清晰,比如拍摄人像时,用大光圈对准模特眼睛对焦,衣领的褶皱自然模糊,画面立刻有了层次感,但要注意,光圈开太大可能导致鼻尖清晰而耳朵失焦,这时不妨收缩到f/2.8试试,就像用毛笔写字,力道太重会洇墨,太轻则笔画断续,找到平衡点才能游刃有余。
快门速度定格动态瞬间
上周有位朋友抱怨,拍孩子踢足球总是糊成一片,这其实是快门速度没跟上动作节奏——1/500秒能凝固飞溅的水花,1/30秒却连走路都会拖影,试着在黄昏拍运动场景时,把ISO调到1600以上换取更快的快门,不过要注意,像拍溪流慢门时反而需要1/4秒,让水流拉出丝绸质感,这就像炒菜火候,爆炒要猛火锁鲜,煲汤却要文火慢炖,不同食材对应不同技法。
构图三分法打破平庸
为什么有些照片看着舒服?秘密常藏在无形的网格里,把地平线压在画面下1/3处,留出更多天空展现云霞;或者让人物眼睛落在右上交叉点,比死板居中生动十倍,下次拍湖边日落时,试着把栈桥延伸到左下角,形成引导线指向太阳,但规矩就是用来打破的——当遇到对称式建筑时,居中构图反而能强化庄严感,好比做菜摆盘,有时需要错落有致,有时则讲究对称工整。
白平衡还原真实色彩
你有没有遇到过雪景拍出来泛蓝,烛光晚餐偏黄的情况?相机不像人眼能自动校正色温,需要手动设置,阴天用6000K让肤色更红润,拍夜市时调到3000K保留钨丝灯的暖调,有次在美术馆拍油画,自动白平衡把赭石色还原成了灰色,切换到手动模式后立刻找回了笔触的厚重感,这就像戴墨镜看世界,选错镜片颜色会让整个画面失真,找准基调才能忠实呈现。
巧用反光板补光
逆光人像常会遇到面部发黑的问题,其实一块银面反光板就能解决,45度角反射阳光到下巴位置,既能提亮阴影又不会形成难看的鼻影,去年拍婚礼时,我用泡沫板给新娘裙摆补光,丝绸面料立刻泛出珍珠光泽,但要注意阴天时改用白色反光面,金属面在柔光下反而会形成生硬光斑,如同化妆打高光,位置精准是提气色的关键,用力过猛就成了油光满面。


 ForestBreezeJoy
 ForestBreezeJoy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