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摄影的构图主要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三分法构图让画面更平衡
很多人举起手机就习惯把主体怼在正中间,这就像切蛋糕时把草莓全堆在中间——看起来拥挤又死板,试试打开相机网格线,把地平线对齐下1/3线,或者让人物眼睛落在右上交叉点,比如拍湖边日落时,把太阳放在右上方交点,留出左侧水面反射的余晖,画面立刻有了呼吸感,不过要当心,遇到对称场景时死守三分法反而会破坏秩序美。  
引导线构图能牵着观众眼睛走
手机广角镜头产生的透视畸变,反而能强化道路、栏杆形成的天然线条,拍摄老巷子时,让青石板路的缝隙斜向延伸至尽头的灯笼,观众的视线就像坐滑梯一样自然移动,但线条太杂乱反而会变成视觉迷宫——上次我拍菜市场的鱼摊,背景里横七竖八的塑料筐就让主体鲈鱼彻底"消失"了。  
框架构图给画面加个"相框"
窗户、拱门甚至树叶间隙,都能变成免费的天然画框,用故宫红墙上的六边形漏窗框住角楼,比直接拍摄多出三重意境,不过这个手法就像穿高跟鞋,用错场合会显得刻意,有次我硬把咖啡馆吊灯当框架,结果拍出来的拿铁像是被铁笼囚禁,反倒失了悠闲感。  
负空间留白是高级感的密码
手机小传感器最怕杂乱背景,不如反其道而行之,让单支芦苇占据左下角,留出2/3的雾霾灰天空,这种"少的艺术"反而比塞满元素更有冲击力,但留白不是随便留——阴天拍风筝时试过顶部留白,结果灰蒙蒙的天空像块脏抹布,换成侧边留白后终于有了乘风而起的动势。  
对角线构图打破呆板魔咒
当发现画面中所有线条都横平竖直时,不妨把手机旋转30度,拍超市货架时斜向构图,原本死板的商品陈列突然有了韵律感,就像把五线谱从水平变成波浪线,但要警惕过度倾斜——上周拍闺蜜生日蛋糕,45度角切法让奶油层看起来快滑出画面,15度微调后才找回平衡。


 Love爱之韵
 Love爱之韵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