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摄影一年多少钱儿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器材投入是绕不过的门槛
刚开始摸相机那会儿,我也以为手机就能拍大片,直到第一次用单反拍逆光人像,才发现手机算法再怎么涂抹,也模拟不出镜头真实的焦外过渡,入门级二手单反套机3000元能拿下,但后续定焦镜头、三脚架、存储卡像无底洞——这还没算电脑修图的显示器校色仪,朋友咬牙买了2万多的微单,结果发现最贵的是防潮箱,南方回南天能让镜头一周长霉斑。  
培训班的水比镜头镀膜还深
线下摄影班广告写着"999元包学会",去了才发现课程分初、中、高三级,老师演示用着5D4配红圈镜头,学员却挤在教室里用手机记参数,有回实践课拍夜景,二十多人抢三脚架的场面活像超市抢特价鸡蛋,后来发现B站某些up主的实拍教程更实在,至少能反复暂停记笔记,就是得忍住评论区"不如手机直出"的抬杠。  
创作成本藏在快门次数里
公园荷花拍腻了想搞创作?模特服装、化妆、场地租赁都是隐形成本,有次约朋友当免费模特,奶茶钱比影楼时薪还贵,更别说主题创作:拍星空要开车到郊外,光油费就够买半块渐变镜;想拍雨丝效果,等真下雨了才发现相机根本不防泼溅,最肉疼是删废片时——按三百次快门才出九张能修的,算上电池损耗等于每张成本五毛钱。  
后期软件比滤镜还烧脑
以为Lightroom买断制1588元就完事?新版PS的AI降噪功能又得订阅,显示器色准不够,修完图发朋友圈全是色偏,有回给客户调小清新风格,显示器上看是薄荷绿,对方手机显示成荧光绿——后来才知道要同时校准手机屏幕,现在终于理解为什么老法师们坚持JPG直出,不是懒,是算不过这个经济账。  
说到底,摄影像养热带鱼,看着缸小,加热棒、过滤器、活体饲料加起来比鱼贵十倍,有人用两千块二手设备拍出获奖作品,也有人十万装备只拍菜单,关键不是计较花了多少钱,而是每次按下快门时,有没有比上次多看见一点光。


 Fun欢乐派
 Fun欢乐派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