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椅与光影构成层次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公园长椅是天然的构图道具,但很多人拍出来总像游客打卡,问题出在哪?其实是忽略了光影的切割作用,清晨斜射的阳光会把椅背木条拖出细长影子,这时候让模特侧坐,影子就成了画面中的"隐形引导线",试试让模特右手搭在椅背上,阳光从左侧45度打过来,影子会自然延伸至画面右下角——这种对角构图比直愣愣的正面拍摄生动三倍,阴天怎么办?找那些漆面反光的金属椅,用偏振镜消除反光后,椅面会变成天然反光板。
喷泉的水珠要凝固还是拉丝
看到喷泉就调高速连拍?先等等,水柱形态完全取决于快门速度,1/1000秒确实能冻住飞溅的水珠,但画面会像被按了暂停键般僵硬,尝试调到1/125秒,让下落的水流呈现丝绸质感,这时候对焦要锁定在喷泉中心雕塑的轮廓上,有个反常识的技巧:傍晚拍喷泉反而比正午效果好,因为低角度的阳光会让水雾产生丁达尔效应,快门速度降到1/60秒还能拍到金色光柱穿过水帘的瞬间。
落叶堆的陷阱式构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秋天人人都爱拍落叶,但满地金黄常常拍出凌乱的"地毯效果",有个建筑工地的技巧可以借用:先人工清理出直径1米的圆形区域,把最完整的枫叶沿圆周摆放,镜头俯视时这个人工痕迹会被落叶自然掩盖,而圆心位置放个深色背包或宠物,画面立即产生向心力,逆光拍摄时要注意,枯叶的透光性会让测光表失灵,记得手动增加1.5档曝光补偿,否则那些漂亮的叶脉纹理就变成黑乎乎剪影了。
树洞里的框架魔法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老榕树的树洞常被当成趣味背景,其实它是最天然的画框,让模特站在树洞后方三米处,用70mm焦段拍摄,树洞边缘会形成暗角自然的虚化边框,关键点在于洞口的亮度控制——树洞内比外部通常暗3档以上,这时候打开相机的高光警告功能,确保洞口边缘不过曝,有个民间偏方:用手机闪光灯在树洞内侧打跳闪,能让潮湿的树皮产生类似皮质的光泽,比直接打补光灯更自然,记得让模特穿亮色衣服,否则整个人会被"吞"进树洞的黑暗中。
鸽群起飞时的快门陷阱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喂食鸽群时举起相机?十有八九会拍到四散逃窜的鸟屁股,真正的好时机在投食前:找块石板地面,用广角镜头贴近地面构图,对焦点设在2米外的空地上,撒一把玉米后保持半按快门,当第一只鸽子低头啄食时,其他鸽子会同时俯冲——这个瞬间用1/800秒快门配合连续对焦,能拍到翅膀完全展开的扇形阵列,阴天拍摄反而更有利,灰白天空会成为绝佳负空间,后期时把色温调到6500K,鸽群边缘会浮现出漂亮的冷调轮廓光。


 JasmineBreeze
 JasmineBreeze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