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器材需要定期维护保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很多人以为相机买来就能一直用,其实镜头就像汽车发动机,长期不保养会出现对焦迟钝、光圈叶片卡顿等问题,上周有个影友抱怨70-200mm镜头突然罢工,拆开发现变焦筒里积了厚厚一层灰,建议每三个月用气吹清理卡口触点,雨季要特别注意防潮箱湿度控制在40%以下,遇到镜头进灰千万别自己拆,上次老张用牙签捅CMOS,结果划伤了低通滤镜,维修费够买半个新机身。
三脚架要匹配相机重量级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见过有人把全画幅相机架在八爪鱼脚架上拍长曝光吗?结果就像让小学生扛煤气罐,云台根本锁不住,我的经验是:机身加镜头总重量不要超过脚架承重标的70%,比如标称5kg的脚架,实际安全负载在3.5kg左右,去年在黄山拍日出时就吃过亏,当时A7R4配100-400mm镜头,勉强架在旅行脚架上,一阵风过来直接连人带设备摔进灌木丛。
电池管理决定拍摄续航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专业摄影师总带六七块电池?不是他们有钱,而是经历过关键时候掉链子,冬季在哈尔滨拍冰雕,零下20度时电池续航直接腰斩,有次拍婚礼,新郎跪地求婚的瞬间,相机突然显示"电量耗尽"——那块电池明明显示还有两格电,现在我都遵循"三三制":三块电池轮流用,每块电量不低于30%,低温环境要贴身保温,就像保护老寒腿要穿秋裤。
存储卡必须双备份操作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你相信吗?有摄影师因为一张卡毁掉整个项目,去年帮博物馆拍文物,CF卡突然提示"需要格式化",200多张RAW文件危在旦夕,现在我的工作流是:相机同时插双卡(CFexpress+SD),设置自动备份;每次休息就导一次素材到移动硬盘,见过最狠的同行,拍火箭发射时带了五张卡轮换,他说这就像不能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何况这些"鸡蛋"价值几十万。
滤镜系统要避免多层叠加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新手常犯的错误是同时堆叠UV镜、偏振镜、ND镜,结果画质就像隔了多层脏玻璃,测试发现:叠加三片滤镜后,暗角会加重2档,边缘画质下降明显,上月拍海边落日,有人坚持要同时用渐变灰+偏振镜,结果照片四角出现诡异的紫边,我的建议是:就像吃药不能混着吞,特殊效果滤镜要单独使用,UV镜平时可以当保护镜,但重要创作时建议裸镜拍摄。


 墨香浸润心灵
 墨香浸润心灵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