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帆暗涌摄影设备给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暗光环境需要什么样的相机
当黄昏的渔港只剩下帆影绰绰,你的手机镜头就开始疯狂涂抹噪点,这时候全画幅相机的大底传感器才是王道,像索尼A7S III这类高感怪兽,ISO开到12800还能保留织物纹理,但别急着下单——如果只是发朋友圈,富士XT4的胶片模拟直出色彩反而更讨喜。
三脚架该选碳纤维还是铝合金
海浪拍打礁石时,碳纤维脚架的轻便性会让你感激涕零,直到发现它被海风吹得微微颤动,我曾在青岛栈桥用某国产铝合金脚架拍长曝光,12级海风里稳如礁石,但背到第三个山头时肩膀酸得想把它扔进海里,关键看拍摄场景:动态追焦选碳纤维,长曝光选重型铝合金。
防水装备究竟防给谁看
标榜IP68的防水相机壳,在真正咸湿的海雾面前可能撑不过两小时,去年舟山渔汛期,我的奥林巴斯TG-6在甲板上结满盐晶后按键全部失灵,现在更愿意用超市密实袋加橡皮筋的土办法,毕竟渔民手机都这么裹着用——专业防水是给器材商看的,简易密封才是给自己用的。
长焦镜头能不能代替望远镜
看到800米外归港的渔船,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拧动70-200mm变焦环,但真正拍过的人知道,空气湿度会让长焦端拍出来的船像隔了层毛玻璃,有次在象山用150-600mm拍帆船,后期锐化到像素都快飞出来,还不如当地老法师用观鸟望远镜先锁定位置,再用200mm定焦精准构图。
闪光灯该照船还是照浪花
强行给渔船补光会拍出恐怖片效果,但完全依赖自然光又可能丢失暗部细节,我的笨办法是带两盏LED补光灯:暖光打在帆布上模拟夕阳,冷光45度角扫过浪花,去年在霞浦就这么干,结果引来了好奇的渔民,他们指着我的灯光设备问:"这玩意儿能照透渔网洞里的螃蟹不?"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